淬炼胡主席部队的品质:一份鼓舞战士冲锋陷阵的报纸
2025/10/20, 21:01 (GMT+7)
人民军队:“在战斗极其激烈的日子里,人民军队报于奠边府前线出版的报纸仍能及时送达各单位,对鼓舞部队战斗士气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是原316大团536营677连战士阮春梅大校回忆在连队战斗与传讯岁月时的讲述。
1954年1月底,677连部署在驼铃高地,距敌军A1据点直线距离约2000米。该连担负着防空作战、保卫山脚75毫米山炮阵地及174团与98团防御战线的任务。
在通往后勤区域的交通壕沿线设有作为部队文化活动的“俱乐部坑道”。连队指示成立由文化水平较高、写作能力强的排级同志组成的通讯小组,由阮春梅同志负责。成员们在山坡挖掘带顶盖伪装的坑道,将一面坑壁打磨平整后糊纸作为宣传栏,供战士们阅读。
    |
 |
阮春梅大校回忆当年向部队传递《人民军报》讯息的岁月(图片来源:人民军队报) |
阮春梅同志时任联络员,每日清晨需将连队战报送至营部,因此常能接触在奠边府前线出版的《人民军队报》。他抓紧摘录报刊上关于友军单位战绩与英勇事迹的精华讯息,及时更新在坑道宣传栏。随着战役总指挥部下令各部队加速挖掘壕沟、构建围攻阵地,677连奉命紧贴174团战线,准备进攻A1据点。因作战区域逼近敌军,宣传栏无法继续使用,通讯小组遂开创“手递阅读”模式。某日,阮春梅同志从《人民军队报》上抄录到富鹏与陈居创作的随笔《今夜胡主席无眠》,立即机动传阅给战友。
此后战事愈酣,骤雨导致壕沟积水泥泞,战士们终日浸泡在泥水中,衣衫尽湿。敌军炸弹日夜倾泻在交通壕沿线。值此艰难时刻,武元甲大将致信勉励全体战士。连队“手递阅读”小组深入战壕,为官兵诵读大将书信。此时《人民军报》刊载了诗人黄琴创作的《奠边府战场掘土声》,阮春梅受命抄录该诗作并多抄了几份供指战员背诵。
在极端艰苦的战斗岁月里,武元甲大将的勉励信与《奠边府战场掘土声》诗篇传遍各单位,极大鼓舞了官兵斗志。随着战事快速推进,通讯小组始终紧跟《人民军队报》讯息,及时向战友传递战报,为强化部队“决战决胜”意志直至全胜之日注入磅礴力量。(完)
(范辉琼/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