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主席在武元甲大将上前线之前仔细嘱咐:“这场战斗非常重要,一定要打胜仗。有胜利的把握才打,没有把握就不要打”。

这是胡志明主席和我党对奠边府战略决战战役的十分正确、科学的指导思想。此时,战场上的兵力对比和实践显示,我们有足够的条件创造出比敌人更大的力量。再说,奠边府战役的胜败将对战争局面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只有取胜,没有失败”。胡志明主席和我党的“稳打必胜”思想已成为最高指导思想,给全党、全民、全军注入巨大信心和政治、精神力量,确保战役的完全胜利。

“稳打必胜”思想是在多种因素的科学基础上建立的,其中“强胜弱败”的原则被胡志明主席和我党放在首位。在1953-1954年的冬春战斗中,我们具备了创造出比敌人更大的力量、能够获胜的一切因素,特别是全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绝对的政治、精神优势。这就是对当时敌我双方态势的正确评估。若以前我们的主张是避开敌强的地方,选择敌相对薄弱的重要战略方向来攻击和消灭敌人,那么进入奠边府战役,我们就集中大部分兵力攻击敌军最强的据点群。若我们早期的攻击,主要的作战形式是攻击小型的坚固工事,那么在奠边府战役中,主要的作战形式是攻击大规模且具有阵地性的坚固工事。

leftcenterrightdel
胡志明主席向武元甲大将嘱咐:“这场战斗非常重要,一定要打胜仗。有胜利的把握才打,没有把握就不要打”。(资料图片)

在中央政治局下决心在奠边府全歼敌军后,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确定战役的作战方针。起初,在敌军刚刚占领时还没有来得及进行各方面的整合、布置兵力和坚固工事的情况下,我们主张争取时间集中兵力袭击敌军阵地,有的主攻方向,有的次要方向,有的协同方向,直接向中心进攻,分割据点群,然后集中兵力、火力摧毁最重要的部分,再摧毁剩下的部分,完成按照“速战速决”方针,摧毁全部据点群。然而,在准备过程中,我军经常跟踪敌情,同时重新审视我军的能力,并发现敌军已加强兵力,建设阵地,组织相当坚固的防御。掌握“稳打必胜”思想,在考虑到我军的能力之后,武元甲大将决定推迟开火,让战役党委重新讨论作战方针。

1954年1月26日,武元甲大将主持召开战役党委会议并结论道:为了确保“稳打必胜”的最高原则,应把作战方针从“速战速决”改为“稳扎稳打”。这一方针已得到中央政治局和胡志明主席的一致同意。在1954年2月22日召开的战役干部会议上发表结论性讲话中,武元甲大将明确指出: a)为什么要稳扎稳打?……以前,敌人还有疏忽的地方,我军才能谈到速战的方针,但以当前的敌情,只有稳扎稳打才能获胜,绝对不能速战。速战不但没有胜利的把握,反而会拖慢……。 b)稳扎稳打有什么好处?第一,逐步打,确保必胜。第二,我军保持主动。第三,我军向敌人最薄弱的要点打击,那就是补给和运输问题。第四,符合部队的水平。因此,为了打胜这一仗,只有一个方针:稳扎稳打。

按照“稳扎稳打”方针,奠边府战役是一场大规模的进攻战役,其中包括多场在坚固工事中与敌人进行的战斗,持续相当长的时间,集中兵力和火力优势,逐步消灭敌军各部分,进而消灭全部据点群。落实“稳扎稳打”方针,我军也遇到了许多新的困难和障碍,因为我军部队已经做好了“速战速决”的准备,当改变作战方针时,准备工作就要从头开始,战役时间将延长,在补给、运输、支援等方面遇到困难,因此对部队的思想产生影响。但从敌我双方抗衡对比来看,我方在兵力上占有优势,一步一步打,我军能将兵力和火力的绝对优势集中到每场战斗中,确保每场战斗的必胜,并符合我军部队。落实“稳扎稳打”方针,我军将始终保持主动,能够深入敌军补给困难的弱点。如果我们逐步加紧围攻,限制乃至彻底消灭敌军的补给来源,使之孤立、虚弱,为我军进攻并摧毁奠边府全部据点群造便利条件。

落实“稳扎必胜”思想,在奠边府,我军增加了步兵和炮兵力量,确保兵力和火力优势,重新布置炮兵和高射炮阵地,建设步兵攻击阵地和炮兵阵地,保证长期作战,防御敌方炸弹和火炮,并对我方部署105毫米火炮和37毫米高射炮的准备工作绝对保密,开展敌方火力范围内的技术训练以及步兵在战壕、交通壕作战、对抗敌人反击、坚守阵地等技战术训练,确保给养以增强和保持部队的战斗力,同时补充兵力和武器装备以能持续长期作战。

实践表明,改变作战方针是一个正确的决定,贯彻了“稳打必胜”的思想。这为战役从胜利走向胜利铺平了道路,我军始终保持主动进攻的权利。战役指挥部选择了主攻方向,准确启动战役。在战役第一阶段,为了确保必胜,战役指挥部集中兵力和火力的绝对优势,摧毁了欣蓝(Him Lam)和独立(Độc Lập)据点,迫使板桥(Bản Kéo)据点的敌军投降。在战役第二阶段,继续贯彻“稳打必胜”的思想,战役指挥部指导各单位整顿力量,做好思想工作,及时动员部队。同时,继续巩固和建设进攻阵地。实施围攻与突破进攻相结合,一一摧毁敌军据点和据点群,逐步收紧围攻,消灭敌军补给线,将其逼入困境,完全被孤立。进入战役第三阶段,我军继续攻克敌军在东边部的最后据点,并抓住时机,集中兵力进行总攻击,取得决定性胜利。(完)

军事历史研究院博士杜文馨大校

(金江/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