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小规模的战役,地处战略要地,远离后方,但我们凭借独特的打点灭援艺术,取得了很高的战斗力,为抗战的全面胜利作出了贡献。

法国殖民主义者在侵略印度支那的计划中,始终把老挝中部—下寮地区视为重要的战略要地,有坚固的防线,可以阻挡我军主力从北纬十八度线向南延伸。由于我军和老挝力量从未在这一地区发动过重大进攻,敌方的防御存在很多漏洞,主要是利用老挝伪军占领9号、12号、13号街的关键阵地。然而,当发现我军主力向老挝中部进军时,法国驻印度支那远征军总司令纳瓦拉将军急忙调派2机动军(GM2)精锐的6步兵营(GM2)和1个炮兵营增援这个战略区域。为了实现这一意图,敌人将防御组织成3组据点(Na-pe、Kham-ket、Lak-xao;Ba-na-phao和Nam The Um),试图加强战场防御工事,经常定期组织探索性行动以远程检测和防止我们的攻击。

我方根据1953-1954年冬春战略作战计划,确定了配合巴特寮解放军向老挝中部和下寮地区发起进攻的主张。虽然战斗准备时间短,战场广阔,距离后方较远,我军力量并不比敌占优势,但我军以高度的战斗决心,运用独特的军事艺术,懂得保持我军连续长期作战,我们不断地给敌人致命的打击。此役的胜利,吸引了敌人战略机动力量向老挝中部挺进,有力地分散了北部三角洲的主力;消耗和大量消灭敌军力量,帮助友国力量扩大和巩固解放区,打通南北战略走廊。这是一次真正具有高战斗力的战略进攻,留下了许多关于小规模战役战争艺术的宝贵教训;其中,打点灭援艺术是一个突出的特点。

leftcenterrightdel
1954年5月老挝中部-下寮战役胜利后的越老部队(图片来源:资料图)

首先,选择打“点”的确切区域和目标。在我军对敌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为了确保胜利,“诱敌”按我的方式作战,战役指挥部主张在敌方防御中选择合适但危险的目标,以“挑衅”,迫使敌人作出反应,为我军在工事外消灭敌人创造条件。第一阶段战役中,为确保首战胜利,我们选择康河桥(Kham He)地区新建的敌军基地作为打“点”目标。这个基地是12号公路上的重要“纽带”,连接着Tha Khek和Mu Gia两个强敌基地。如果将其压扁,那么连接十二号公路东西的连续阵型将被彻底打破,敌方位于十二号公路沿线的巴那堡、卡马等基地将被严重恐吓。此外,为了维护这一重要基地,敌方还增援了敌方主要火力力量的一个105毫米炮兵连,以防止我方进攻,保护这条干线沿线的基地。有了如此重要的基地,当我军开火攻击时,敌人面临着被摧毁的危险,必然要动用精锐主力来增援,那么,他们就会中了我军的计谋。另一方面,通过研究情况表明,这是发现我军主力转移到老挝中部战场后新建的敌军基地,工事并不十分坚固,障碍物系统还很简陋。如果我们暗中包围,突然开火攻击,很快就会被压垮。因此,决定进攻康河桥(Kham He)地区,就是避开强区,攻击敌弱区,创造突破口,推动开发战役取得胜利。战役的现实证明,上述选择是完全正确的,101团当晚迅速摧毁了敌据点。及时在康河桥(Kham He)两端重新部署伏击部队,继续歼灭巴纳坡敌连解围,取得了较高的战斗效率。

第二,合理、灵活组织、动用力量,创造综合力量,夺取胜利。面对法军在兵力、火力、机动性等方面的优势实力,确保每场战斗取得胜利,切断敌军防线的每一个重要“环节”,战役指挥部始终牢牢把握各方面形势,妥善组织和使用兵力,确保持续、长期战斗。在侦察抓敌过程中,我们发现敌军仅使用阿尔及利亚第27机动营和一个105毫米火炮连在康河桥地区进行防御,但正面方向和防守纵深较大,阵容分散,无法形成连续阵地,作战时互相支援的能力有很多局限性;而且,这是一个刚刚进入防御的新敌基地,“尚未稳固”,工事和战场不坚固,障碍物布置不善。战役指挥部在战胜敌人时只用了101团的2个营来攻击敌人的1个增援营,贯彻“保存兵力长期作战”的指导思想。这是正确的决定,完全符合敌我双方的情况和作战区域的地形,保证了胜利,但也足以给“挑衅”敌军从其他地方增援带来压力。此外,主要目的是在“夷平”康河桥地区敌据点后,立即攻击工事外的敌人,我们利用义安火线平民营收集武器并将火炮和弹药运送到森林中隐藏;101团主力迅速出动,从巴纳坡(Banaphao)、恩玛拉(Nhommarat)等地对敌布置伏击。与此同时,我军与巴特寮军密切配合,切断了连接老挝中部和上老挝的13号公路的交通,甘蒙省民兵、游击队包围、威胁、瓦解伪军和伪政府,解放区逐步扩大。这样,由于我军以集中兵力消灭防御工事外的敌人为主要任务的艺术,我军对敌人形成了明显的优势,在短时间内迅速消灭了他们在康河大桥两端的援军,逐步完成战役任务。此外,为了集中力量打“点”——Tha Khek的目标,我们驯服了200名战俘,用于运送弹药、大米,运送伤兵随部队行军,增强保障和服务战斗的力量。正因如此,虽然我方力量较敌方有限,但行军距离远,地势险要,但由于兵力的灵活组织和使用,我们提升了各部门的兵力,加快了作战速度,及时做好了战斗准备,创造了突然性,彻底摧毁了敌方阵地。

第三,灵活创造性地运用战术形式和作战技巧。中部—下寮战役中,我军主力部队作战地势险要,远离后方,作战对象是兵力众多、火力强大、机动性高的法国远征军。战役指挥部牢牢掌握形势,灵活运用战术形式,紧密结合各作战战术手段,确保符合敌人对象和地形,,发挥各部队的优势和打法,灵活迅速转化阵势。

对于“点”战,我们采用攻坚克敌、不断突破、迅速摧毁敌据点的战术。当敌人增援、营救、解锁、利用有利地形时,我们采用伏击、突袭、消灭工事外之敌的战术——摧毁“救援”。在第二阶段的实践中,当将战役改向9号公路时,战役指挥部的决定是切断这条战略路线,迫使敌人从北方调集更多的兵力来救援,或者吸引敌人离开Sepone,特别是塞诺据点,在机动和扩大解放区的过程中创造消灭敌人的机会。执行上述主张,我军和友军不断向9号公路、8B号公路沿线阵地的敌军发起进攻。为了拉出敌军,继续创造攻击工事外敌人的机会,66团同时攻击了帕兰、哈萨莱、泽塔莫尔德等3个阵地,随后在9号公路上组织伏击,摧毁伪军2个连,击毁车辆40余辆,俘虏近100人。

为了提高消灭敌人的效果,我军在每次战斗和战斗情况中灵活、创造性地运用作战手段,展示官兵技战术水平的成熟和明显进步;典型的是101团进攻康河根据地时突破战术与纵深渗透相结合的艺术。面对大基地,敌军人数众多,依靠坚固的工事顽强抵抗,101团指挥部组织两次大胆突袭,攻击营部和敌105炮兵阵地,同时,各力量紧密配合,将敌防御阵型分割成许多段,内攻与外攻相结合,猛烈进攻,不让其聚集。结果是我军很快控制了战场,敌第27阿尔及利亚机动营和第105炮兵连被歼灭大部,活捉60人。

以战役的胜利,我军和友军“把印度支那切成了两半”,迫使敌人在北部三角洲地区派遣大军,建立Xeno1和Saravan两大据点群,敌人的纳瓦拉计划濒临彻底破产。这战役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打“点”灭“援”的艺术,需要继续研究并创造性地运用到保卫祖国事业中。(完)

一号陆军军官学校梅德坚上校、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