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役实践显示,工兵保障工作是工兵部队的独特、创新之处,为战役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做好机动和运输路线的保障

确保运送武器装备、粮食、食品的机动路线是战役中最困难的任务之一。1953年10月,总司令部派遣151工兵团前往西北地区开辟道路。当初工作是维修道路,为运输车和火炮牵引车进入集结创造便利条件,其次任务是防范暴雨引发的泥石流、塌陷、山体滑坡;探测和清除敌机袭击的炸弹、地雷。

151工兵团以及各热血青年单位和交通工人着力维修和扩大道路,全长数百公里,为汽车、自行车和步行搬运货物的人员做好运输路线保障。1954年初,接受摧毁瀑布、开辟河道以运输物资的任务, 151工兵团组建一个分队,用炸药摧毁110处瀑布,开通南娜江上的水路运输,向莱洲运送2000余吨大米,支援战役。

1953年12月底,工兵的任务转为为火炮牵引车进入奠边府修建道路。在数万人的劳动下,并在手摇绞车的协助下,我军把24门105毫米大炮拉过陡峭崎岖的山坡,秘密、安全地进入阵地。

leftcenterrightdel
为将火炮拉入奠边府战场修建道路(资料图片)

参与阵地工事建设

作为一场进攻性战役,但部队秘密修建了许多野战工事、许多战壕和交通壕,靠近敌人的据点。 这种阵地工事系统帮助官兵安全机动,创造一个长时间连续攻击敌人之势,限制人员伤亡。为了落实包围、进攻、逐次突破等战役的战法,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建设进攻阵地。落实这种战法,我军把火炮拉上山腰,构筑坚固、隐密、出奇的阵地,确保火炮可以展现超强的打击能力。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工兵和炮兵部队按照要求建成了11个榴弹炮阵地和21个高射炮阵地,确保发挥步兵与炮兵的协同作战能力,摧毁敌方各个抵抗中心。1954年3月中旬,法军大吃一惊,我方炮兵向欣蓝(Him Lam)、独立(Độc Lập)和板桥(Bản Kéo)等敌军前沿基地倾泻了猛烈的炮火。

纵横两轴组成的机动道路网为进攻和包围做好保障,为战役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同时,在奠边府,战役道路网有其独特的特点,即战壕、交通壕系统既是作战和运输的机动道路,又是有效分割和包围敌人的工程。根据所创的阵势,我军组织兵力向敌人进行大范围的攻击,彻底实施包围、侵占、攻击、消灭等,既限制敌人的火力,又摧毁敌人的每一个抵抗巢,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使其精神紧张和恐慌。

开门和挖隧道

由于敌军在据点周围布置了密集的障碍物,而且火力防护非常严密,因此,为了突破据点,必须打开敌人的防线,克服多种障碍物。战役中,我军没有专用器材,所以采用向敌障碍区投掷炸药的方式。

然而,最大的困难是开门的位置和方向,然后爆炸物分队与火力部队密切配合,抑制敌方保护障碍物的火力。突击部队抓住机会,在大门打开后迅速冲入敌军据点。攻占A1丘是战役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敌我双方的战斗非常激烈。316大团开展挖掘隧道,但由于技术困难,就转移给151工兵团进行。

1954年4月20日晚,隧道挖掘任务开始。 在挖隧道的过程中,敌人不断投掷手榴弹,轰炸周围地区。在夜间,他们用头灯和照明弹进行严密管控,越往深处,工作就越困难。 挖掘过程中,泥土被装进伞袋里,倾倒在远处,手电筒被遮光,绑在隧道入口处的木桩顶部,以观察方向; 注射器用作平衡仪。 隧道的宽度和高度近1米,因此在深入挖掘时,许多人因缺氧而晕倒。 有的战士一夜间晕倒了4-5次,但没有人退缩。官兵们依次躺下,用风扇向隧道内吹气,以提供更多氧气。

经过15个昼夜坚强不懈地执行任务,工兵分队已出色完成任务,开挖了全长49米的隧道。1954年5月4日下午和夜间,近500公斤的炸药被放置在隧道尽头。1954年5月6日夜间,近500公斤炸药被引爆,炸毁部分隧道,炸伤多名敌人。1954年5月7日,我军攻占A1丘,我军部队完全摧毁了奠边府据点群。

战役结束,151团以及热血青年、交通工人和民工继续在41 号公路防范泥石流和山体滑坡,为数百辆车辆、火炮和各单位撤军做好保障;执行扫雷、清除铁丝网、保护仓库、清理战场,将孟清田野的混乱、废墟和死亡的景象变为和平恬静。(完)

工兵兵种司令陈忠和少将

(金江/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