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敌对势力与反动分子却总是声称这只是“历史的侥幸”。这种论调极其错误,必须坚决斗争予以驳斥。

历史真相看似早已清晰,但越是临近八月革命胜利(1945年8月19日)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庆(1945年9月2日)80周年纪念日,敌对势力与反动分子就越加竭力歪曲、曲解、扣帽子,重复那些陈旧、荒谬的观点与论调,声称:“1945年八月革命是侥幸之举”,是由客观环境带来的,是因为日本法西斯投降后留下的“权力真空”,所以革命才一举成功,党和胡志明主席“没有任何贡献”;革命是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的,只是部分人民的自发应对,“党根本没有任何计划”。甚至还有一些怀疑、忘恩的声音,认为八月革命和走向社会主义的选择是错误的,毫无值得自豪之处,因为它导致了战争灾难,造成严重后果,使国家发展倒退;更可笑、幼稚、荒唐的是,有人竟然认为根本不必进行八月革命,只需通过和平谈判、向“宗主国”请求,就能获得独立并避免战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也能实现繁荣,等等。

上述这些背信弃义、歪曲历史的错误论调,其目的在于否定、抹黑八月革命和9月2日国庆的成果,贬低我党和胡志明领袖的作用与威望;彻底否定人民群众的辛劳与牺牲;背离国家利益。因此,识别、斗争并驳斥这些错误观点,是一项紧迫任务,直接有助于重申与弘扬这两大历史事件的价值、意义与历史地位;从而巩固干部、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在新时代民族发展道路上的信心与思想统一。

首先,1945年八月革命与9月2日国庆是两个连续衔接的事件,符合越南革命道路在党的领导和胡志明主席领导下的发展规律。八月革命的成功反映了历史规律,确认了阮爱国—胡志明主席所确定的救国道路——民族独立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正确性。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明确指出,政权是每一次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对于像越南这样一个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根据具体历史条件,革命的具体任务可能不同,但解放民族、将政权交到人民手中必须是首要任务。经过15年的革命斗争,党始终坚定、一贯并灵活地贯彻自1930年2月《政治纲领》起所确立的战略目标,即“主张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土地革命,以走向共产主义社会”。当革命时机到来时,党发动全国人民总起义,在全国范围内夺取政权。

leftcenterrightdel
1945年9月2日胡志明主席在巴亭广场宣读《独立宣言》(图片来源:越通社)

与此同时,1945年八月革命与9月2日国庆满足了全体越南民族的迫切要求与正当愿望。自19世纪末被法国殖民者侵略以来,越南沦为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八月革命前,我们民族经历了近一个世纪极其屈辱的生活。在世界地图上,越南的名字被抹去,代之以‘法属印度支那’四个字。法国殖民者称我们的同胞为肮脏的安南人,世人称我们为亡国奴”。当日本法西斯侵略印度支那时,人民同时遭受日本法西斯、法国殖民者和封建傀儡政权三重压迫。民族与帝国主义、法西斯的矛盾达到顶点。因此,越南成为独立、自由、拥有主权并与世界各民族平等的国家,让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成为国家发展的目标和要求,也是人民的正当愿望与最大渴望。这一任务绝不可能依靠“宗主国的怜悯、自愿归还”,而必然要通过一场革命,“用我们的力量自我解放”。

9月2日国庆也并非“天上掉下来的礼物”,不是反法西斯同盟胜利的附带结果,也不是“宗主国归还独立”,而是八月革命的直接成果。1945年初,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在印度支那,日本发动“九·三政变”推翻法国以独占印度支那。当晚,党中央扩大常委会召开会议,发布《日法互相残杀及我们的行动》指示,要求迅速掀起抗日救国高潮,同时进行局部起义,逐步夺取政权,准备一切条件走向总起义。自1945年4月起,抗日救国高潮蓬勃开展。到8月初,革命形势与时机已经出现,越南革命站在历史转折关头。把握机遇,8月13日,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召开,决定在盟军进入我国解除日本武装前发动全国总起义,成立起义委员会并发布《总起义令》。8月1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一致同意总起义方针,成立由胡志明担任主席的越南民族解放委员会(即全国临时政府)。会后,胡志明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民族的命运已到决定时刻,全国同胞奋起,用我们的力量自我解放!”响应党的号召和胡志明领袖的召唤,在越盟旗帜下,仅用15天时间,八月总起义便取得彻底胜利,全国政权归于人民之手。这一历史事实不可否认,八月革命的成功是党英明领导与人民为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目标奋起斗争的必然结果,绝非敌对势力所歪曲的“侥幸”。

其次,1945年八月革命的进程与成功,以及1945年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国的诞生,是历史必然,汇聚了成熟的客观条件与主观因素。虽然客观条件有利于革命爆发,例如苏联和盟军的进攻削弱了日本,但这只是创造了有利环境,并不意味着“不用革命也能独立”。历史事实是:根本不存在所谓“权力真空”。革命爆发时,日本军队依然强大、装备精良,傀儡政权的保安、警察部队仍在维持权力,并急于寻找新的“主人”。总起义中,日本仍进行了顽强抵抗,根本没有“放下武器交出政权”一说。八月革命成功首先源于党和伟大领袖胡志明找到正确救国道路,结束了民族解放道路的危机;其次,是党在长达15年的艰苦牺牲斗争中,在方针、路线、组织实施、政治力量、武装力量、革命根据地等各方面的充分准备,经历了三次革命高潮:1930-1931年的革命高潮(以苏维埃乂静为顶点)、1936-1939年的争取民生民主高潮,以及1939-1945年的民族解放高潮。

党的英明领导是八月革命在正确时机爆发并彻底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1945年这一历史时刻,看似越南命运已在国际棋局中定局。但革命时机短暂存在(从8月14日日本投降,到9月5日盟军进入我国解除日军武装),党和人民必须在盟军入境前成功组织革命夺取政权。若总起义早于1945年8月15日,日本尚有强大战力与斗志;若迟于9月5日,盟军(英、法、蒋)入境便会图谋重新统治我国,局势将极其复杂艰难。在1945年9月5日之后,同盟军将进入印度支那以解除日本军的武装,但他们都怀有想要对我国施加统治的企图,那时局势将会变得十分艰难复杂。因此,如果我们不行动,不全力以赴去夺取政权,那么革命的时机将不复存在,自然也就不会有八月革命的胜利,以及1945年9月2日胡志明主席宣读《独立宣言》,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历史事件。

第三,八月革命的胜利是民心所向,是全民族大团结的胜利。

革命之所以迅速爆发并彻底成功、流血较少,绝非“侥幸”或敌人主动投降,而是因为人民的爱国精神、团结意志、不甘为奴的渴望,在党的领导、动员、培养和团结下,汇聚成压倒一切的力量,决心为民族独立而奋起。八月革命与9月2日国庆不仅是15天总起义的成果,更是近一个世纪民族解放革命斗争的结晶。当革命时机到来,全国上下不分阶级、民族、宗教,以亿万人一心的意志响应党的号召与胡志明领袖的召唤,齐心夺取政权。

历史事实表明,同为1945年,并非所有殖民地,尤其是被日本法西斯统治的国家,都能爆发并取得革命胜利。只有那些准备周密、路线正确、善于抓住时机并能凝聚全民族力量的国家,才能获胜。若无人民的支持、参与与创造力,若无全民族的力量,又如何解释一个仅15年历史、党员仅约5000人的政党,在信息闭塞的条件下,能在短时间内领导局部起义,并几乎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成功举行总起义?

第四,绝不能轻视或歪曲1945年八月革命与9月2日国庆的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

80年来的历史实践已经证明:1945年八月革命的成功,是越南人民在有党的领导以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创造了历史性转折,彻底“改写”了民族的命运。革命的胜利推翻了法国殖民者近百年的统治,驱逐了日本法西斯,彻底废除了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制度;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东南亚第一个人民民主国家,使越南人民从奴隶地位一跃成为国家的主人,正如胡志明主席所肯定的那样:“不仅越南的劳动阶级和人民可以自豪,其他被压迫民族和劳动阶级也可以自豪,因为这是殖民地与半殖民地民族革命历史上第一次,一个只有15年历史的政党就成功地领导革命,掌握了全国政权。”从此,全民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独立、自由、民主、走向社会主义的时代,开启了国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辉煌成就。因此,那种声称八月革命给国家带来长期沉重“遗留问题”和“负面后果”的论调,完全是无视事实、抹黑历史的极端错误言论。

由此可见,从八月革命到9月2日国庆,是一条必然、正义、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无论敌对势力采取何种手段歪曲、否定,八月革命的成果、地位和精神始终不灭,永远是民族的自豪,是激发全民大团结力量的重要动力,推动当前建设与保卫社会主义越南祖国的事业。继承八月革命的道路,我们必须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发发展渴望,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坚决化解各种风险,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与全体军队团结一致,续写辉煌篇章,引领国家稳步进入繁荣、幸福、昌盛与强大的新时代。

阮春大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