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军队:越南春卷得到中非共和国维和特派团成员和中非首都班吉的人特别喜爱。值得一提的是,当地老百姓称越南春卷为纯越南语NEM

异国他乡人留住越南春卷的灵魂

她是一位叫阮氏恋的老太太,她和孙女们将越南春卷推介到中非。阮氏恋老太太生于河内。1953年她跟着一名军人来到中非并定居在那里。由于有些原因她还没返回家乡。春卷是她的拿手菜,经常做给家人品尝。后来,春卷成为她开餐厅的特色菜肴。

阮氏恋太太与孙女(图片来源:人民军队报)

自从维和部队驻扎于班吉,阮太太和孙女们向联合国难民署申请准许在办公环境里卖食品。食品主要为越南特色菜肴如米饭、鱼、蔬菜、鸡肠炒菜及春卷等。食物被装倒盒子里,每中午12时送到联合国难民署供官兵享用。食物主要摆在办公楼后面。

他做的菜非常好吃,价格又比较便宜,因此阮太太的饭馆得到广大官兵的喜爱。客人排成长龙,在中非炎热的天气下坚持等候轮到自己吃饭。没有饭桌,只有沿着走廊排布的几条凳子,客人拥挤,来得早的人才有凳子坐。买完食物后,客人沿着走廊暂时坐下,只要能做得下就快乐地接受拥挤的人群。

今年已85岁的老太太仍然指导孙女们做饭(图片来源:人民军队报)

在特色菜肴当中,客人最喜欢春卷。制作春卷的原料基本上和越南传统春卷一样。春卷馅主要由米线、胡萝卜和木耳制成,馅凝聚而不松散,客人吃的时候要慢慢吃以享受虾仁、牛肉、蛋黄腻而不肥的感觉,春卷的制作方式也方便中非信教人士享用。春卷里还放胡椒与辣椒以及若干调味料。吃春卷时鱼露是必不可少的蘸水,让春卷的味道更加浓烈。阮太太已保留了越南传统春卷的做法,留住了越南春卷的灵魂。

春卷在记忆里

笔者来看望阮氏恋太太,引入房子是一条崎岖坎坷的路。见到我她禁不住激动地抱住我,仿佛63年之久没遇到一个同胞的感觉。她用一种不流利的母语跟我谈话,偶尔还插入法语。好久了她失去对越南的联系,在这里只有她是唯一一个越南人,因此她没有机会使用母语。“当初,我教子女说越南语,但他们觉得好难,后来我也失去了信心”。她今年已经85岁了,但和我谈话时她依然使用50年代的称呼方式,称呼笔者为“先生”,称自己为“本人”。

阮太太的孙女为客人点菜(图片来源:人民军队报)

阮氏恋太太推心置腹,她家住在河内,抗法时期经济条件困难。春卷是她最爱吃的菜,但少有机会吃到这种美食。每次春节来临,她都帮助母亲包春卷。我包了很多春卷,炸好后放入橱柜里,当家里有客人才拿出来请客。40年来,自从她丈夫去世后,没人帮他看农历,所以她不知道什么时候春节来临。中非不使用农历,只用阳历。然而,她说越南春节在她的记忆里依然很鲜活。春卷帮助她留住了对春节的记忆。在中非定居后,她时常做春卷给家人吃。她同时教会子孙包春卷和做越南特色菜肴的方法。10年前,她开了一家饭馆,以春卷为特色菜肴。“我努力寻找做春卷的原料,一些难找的原料如米线和春卷皮,我托人在喀麦隆或阿尔及利亚购买,那里有很多越南人”,阮氏恋太太分享。春卷得到当地民众的青睐。有一次,我们包春卷,炸好后送给我们住宿的房东,一看到春卷,房东便高兴地大喊“哇,春卷!”。

春卷被众多客人所青睐(图片来源:人民军队报)

阮氏恋太太的孙女安迪佳表示:她们每天都包大量的春卷,一方面服务于联合国难民署官兵,一方面卖给其他餐厅,春卷的销路很好。除了春卷,其他菜肴也发源于越南,如鸡肠炒青菜、西红柿蛋汤、红烧鱼等,都是她从奶奶学到的。这些菜肴在中非可是独树一帜,吸引了广大维和官兵的青睐。

给我一个Nem或给我两个Nem,是客人点菜时的用语,阮太太的孙女热情地向客人推介越南春卷,春卷的越语发音如今得到了国际化。我希望,NEM日后出现在词典中,成为继越南米粉后又一个被国际化的越南语。(完)

(辉琼/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