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灾后民众生计保障
2025/11/25, 20:19 (GMT+7)
人民军队:历史性洪灾席卷中部各省,造成严重人员财产损失。为稳定民众生活,仍有大量工作亟待开展,其中当务之急是保障同胞食宿条件与生计来源。这项任务需要整个政治体系全力投入。
紧急核查协调救援工作
连日来,每日有数百辆志愿车队载着救援物资排成长队驶入和盛县(得乐省),导致多处路段拥堵。与此同时,和美乡、和春乡、西和乡、绥安南乡、绥安北乡、绥安东乡、富润坊等地仅有少量车队赶到。站在屋檐下,和美乡富顺村居民周氏六叹息道:"救援车辆都涌向和盛,我们和美乡所得甚少,可洪灾中和美乡同样损失惨重。真不知是何原因?!"
    |
 |
|
34军团7旅官兵正在帮助嘉莱省亚帕乡启明星幼儿园清理灾后现场(图片来源:人民军队报) |
不仅如此,我们在和盛乡人民委员会目睹多支车队接连运送物资抵达,但协调接收、分类整理、组织发放等工作仍存在疏漏。由于缺乏地方信息,许多救援队伍径直前往容易抵达的区域或传闻受灾严重当发放物资,导致部分地区物资堆积,灾情相近的其他区域所获寥寥。此外,救援物资发放亦存在乱象。来自金兰市(庆和省)的志愿救援车队在和盛小学(富友教学点)门口发放物资时秩序混乱,数百人拥挤不堪,有人甚至反复排队十余次领取物资......
和盛乡居民阮文俊向我们表示:"这些天,各机关、组织和个人前来救援令民众感到慰藉,但物资多为干粮、方便面、糖果、饮料和衣物。民众急需的大米、食品、蔬菜瓜果、油盐酱醋及日常必需品反而匮乏。洪水淹没一切,家家户户的锅碗瓢盆、橱柜灶具等日常用品均已损坏。更重要的是接下来我们需要种苗、畜苗来恢复生产养殖。"阮文俊先生的意见得到周边众多民众附议。
近期,中部灾民救援工作彰显了民族"相濡以沫"精神,值得珍视肯定,但仍存诸多不足。因此,必须建立严密科学的救援物资调配分发体系。此项工作应纳入区域防御、防灾减灾、搜救救援演习方案。有必要研究在灾害重点区域建立常设志愿队伍。另一方面,参与救援的组织个人需与地方党政机关、群众组织紧密配合,准确把握民众心理需求,实现高效援助......
洪灾后重建民众生计
11月24日,我们走访得乐省梂江坊富美街区,目睹数百个水产养殖网箱在池塘中倾覆。街区组长裴文泰正将满筐青龙虾搬上岸交由妻子出售。望着虾棚他不禁叹息:"这种腕粗的活虾原本每公斤近90万越盾。洪灾过后所剩无几,如今贱价也少人问津。13号台风创伤未愈,又遭历史性洪灾,48个龙虾养殖网箱几乎全军覆没,近万只虾也尽数损失。"
    |
 |
|
得乐省梂江坊富美街区居民的水产养殖网箱在灾后一片狼藉(图片来源:人民军队报) |
不仅是裴文泰,富美街区近400户水产养殖户在此次洪灾中损失惨重。多位亿万富翁顷刻破产。数以千亿计的民众资产沉入春台湾。债务堆积使困境雪上加霜。民众此刻最期盼的是获得支持、贷款援助,尽快改造养殖区域以偿还债务维持生计。
经实地调查,我们发现得乐省东部多数受灾区域均属农村地区。洪水虽退,但田间仍覆盖着厚厚淤泥与垃圾。数十万吨稻谷、大米及农资尽毁,牲畜家禽尸骸遍布田野。坐在路边等候慈善队伍发放必需品的和盛乡富友村居民阮玉海哽咽道:"4头牛连同猪鸡猫狗全都死了。家里口粮已尽,田地被淤泥垃圾淹没。不能总指望救济,我们得自谋生路啊。盼党和国家的关心与支持。"
灾民生计问题从未如此严峻。与梂江坊人民委员会主席武玉青、西和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黎文伟交流后获悉,洪灾损失巨大,地方资源难以负荷。为帮助民众在历史性洪灾后尽快安定生活、恢复生产,各地正紧急统计灾情,申请上级支援物资、消毒药剂、种苗供应,确保以最快速度恢复环境卫生与养殖业生产。(完)
(范辉琼/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