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新提法,体现了党在新时代对外工作领域的新思维和战略视野,以及目标和方法上的创新。
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党不断形成并完善了独立自主、和平友好、合作共赢的外交路线,坚持对外关系多元化、多边化,积极主动推进全面、深入的国际融合,成为国际社会积极、负责任的朋友与成员。通过这一过程,我党的对外路线在目标、任务、原则、方针、方式等方面日益完善、更加系统。
实践也表明,近40年来,对外工作为国家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打破了孤立、封锁与制裁的局面;为维护和平稳定的环境、保持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捍卫社会主义制度作出了重要贡献;不断拓展与各国的关系,推动同各类伙伴关系向纵深发展;积极、负责任地参与促进和平与合作的国际潮流;持续提升越南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声誉。
目前,越南已同194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是70多个重要国际组织和论坛的积极、负责任成员。
越南共产党目前同119个国家和地区的259个政党建立了关系,其中包括92个共产党和工人党,以及100多个执政党和参政党。越南国会同140多个国家的国会和议会 保持联系,并积极参与多个重要的国际议会论坛。越南祖国阵线以及各群众组织、人民团体同约1,200个外国民间组织和非政府组织 开展了切实有效的交流合作。
另一方面,世界正进入一个变化极快、影响深远、复杂多变的新阶段。多极化、多中心的国际格局日益明显;大国之间在合作与妥协的同时,也在加剧竞争与相互制衡,不断加强结盟与力量聚合,以争夺地位和利益。第四次工业革命迅猛发展,为越南等后发国家带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
目前,越南已基本完成民族迈入新时代的各项准备任务——一个“全面发展、强劲突破、腾飞起航”的时代。因此,要求对外工作必须与国家在新时代的发展相匹配、相协调。
在“发展与国家历史、文化、地位相称的新时代对外工作”的定位中,最突出的创新体现在以下核心内容:
首先,是新的思维。对外工作不仅要像以往那样“主动、积极”,更要“与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地位相称”。对外工作不仅是维护制度、寻求经济合作的工具,更是展示越南气度、特色与国际形象的方式。强调将文化与历史因素相结合,通过传播越南的“软实力”和文明价值,树立在国际社会中的尊重、信任与影响力。这一视野比过去单纯为“和平、合作与发展”而外交的思路更为深远。
其次,是更高的目标,因为越南当今的国际地位已不同往昔。新时代的对外工作要:为国家迈入新纪元创造有利的格局与环境;成为发展的动力与机遇之源;提升国家在世界政治、全球经济及人类文明中的地位与声誉。凭借新的实力与地位,越南将积极参与并为地区及全球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
再次,是将对外工作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首次明确提出,对外工作必须与国家发展水平相称,这意味着外交不仅要服务经济,更要在科技、知识与文化领域走在前列。要主动建设“全面、现代”的外交体系,形成统一、协调的“外交生态系统”,紧密衔接政治外交、经济外交、文化外交以及国防、安全、科技与数字化转型等领域。
因此,与以往历次大会的文件相比,提交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草案)》对对外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提升层次”,更要“匹配国力”;不仅要“深入融合”,还要“彰显越南的文化、历史与价值力量”,以增强国际影响力;不仅是“为了越南的外交”,更要“为人类的和平与共同发展作出贡献”。
为了“在新时代发展对外工作,使之与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地位相称”,并进一步提升越南在世界政治体系、全球经济及人类文明中的作用与地位,需要继续继承并发扬以往已经确立的对外工作的目标、原则、方针和方式。
同时,要从根本上创新对外工作的角色定位、战略方向、工作方式、体制机制、资源保障和优先重点,具体包括:发挥对外工作在巩固国家发展有利外部环境中的“重要、经常”作用,构建能够经受时代变迁考验的稳固关系;将对外工作的思维方式从“接受”转向“贡献”,从“学习”转向“引领”,从“深度融入”转向“全面融合”,并随时准备承担新的国际责任;提升越南在促进和平、发展以及解决人类共同问题方面的贡献水平;充分发挥与国家历史、文化和政治经济地位相称的民族“软实力”,广泛传播一个独立、自主、和平、合作、友好、发展的越南形象;建设一个全面、现代、专业的越南外交体系,符合《至2030年越南外交建设与发展战略及2045年愿景》的要求。
在新时代发展对外工作,不仅意味着党的对外思维迈上新的高度,更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转变。要在与各国关系中实现利益的平衡与协调,坚持“既合作又斗争”,避免陷入孤立或对抗。要创造性地运用并发展“以不变应万变”的方针,抓住机遇、化解挑战、克服困难,切实实现维护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推动国家快速、可持续发展,坚决捍卫祖国,实现战略自主、自强、自信,带领民族在新时代中稳步前进。
中央理论委员会科学秘书高文仲大校、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