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一绘画流派逐渐被视作投资资产而受到追捧时,人们也开始探讨其真正的艺术价值,以及在当代语境下,越南美术未来的发展路径与长远视野。
独特的印记
印支美术于19世纪末在越南萌芽,并在20世纪上半叶蓬勃发展,当时越南尚处于法国统治下的印支联邦时期。这种风格诞生于河内,本土画家首次接触到西方绘画技法与体系,从而踏上了寻找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法融合的道路,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绘画风格。
先驱画家们以独特的创意,将民族艺术精粹的丝绸画、漆画和木刻与精细复杂的油画技巧相结合。他们不仅透过描绘妇女、孩童、田园景象、传统节庆及日常生活等熟悉题材保存了民族精神,更借助西方审美为画作注入清新之感。因此,每幅印支画作既浓郁着本土气息,又对全球观众具有独特吸引力。
与众不同的是,印支画派并不追求繁复细节的刻画。画家倾向通过色彩层次与笔触表达故事,每幅作品都传递出宁静氛围、内在情感与当地居民缓慢的生活节奏。这种质朴中透露着更新的渴望,以及不脱离本源的现代精神。欣赏者能够感受到过去的气息与时代的文化交融融为一体。
时至今日,印支美术的印记依然广泛出现在各个创作领域。从绘画、雕塑到室内设计和时尚,每个领域都借鉴了那个时代独特的素材和构图方式。印支美术恒久的价值还体现在其能以新的形式再现本土精髓。因此,尽管经历时代变迁,这些作品仍被视作生动的精神遗产,印证着越南人无穷的创造活力。
确立与传播
提到印支美术流派的形成,不得不提及印支美术学校——现代越南绘画艺术的摇篮与基石。这所学校于1925年由法国画家维克多·塔迪厄(Victor Tardieu)与越南画家南山(阮万寿)在河内共同创立。这是印支地区首个按照西方学院模式建立的正规艺术教育机构,旨在培养既能掌握西方绘画技巧又能保护民族艺术精华的本土艺术家。
学校设有为期5年的正规深入课程,包括素描、油画、丝绸画、漆画、雕塑以及艺术史等专业。在其20年的运营期间(1925年-1945年),学校共培养了约128位画家和雕塑家。其中许多人日后成为越南美术界的重要支柱,参与创造了越南现代艺术的面貌,并见证了民族解放革命的重要历史时刻。
最著名的代表人物莫过于“美术四柱”阮嘉智、苏玉云、阮祥麟、陈文谨,他们不仅标志着一个辉煌时代,更为绘画创作树立了新的标准。与此同时,还有黎谱、梅忠恕、武高谈、阮潘正、黎文悌等杰出画家。他们组成的第一代艺术家,将越南美术带出国门,使印支绘画在世界艺术版图上占有一席之地。
“美术四柱”中的每一位画家都拥有鲜明的艺术风格与创作语言。阮嘉智被誉为漆画革新者,将传统手工艺材料转化为现代绘画语言,以精致打磨的多层色彩创造富有表现力的画面;苏玉云则以丝绸和油画见长,他的作品富于诗意,描绘了越南女性的优雅与乡村景致的宁静;阮祥麟擅长精致地表现人物内心神态,而陈文谨的作品则以紧密的布局呈现社会现实,生动再现时代的生活风貌。
除了艺术创作之外,他们中的许多人还积极参与抗战运动,以绘画作为宣传工具,记录战区生活,激发爱国情怀。其中,画家、烈士苏玉云便是一位典型人物,他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战争写生作品,这些作品既是艺术资料,也是胡志明时代精神的象征。
除了“四大支柱”,黎谱、梅忠恕、武高谈、黎氏琉、阮潘正等画家同样为印支美术风格的确立与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塔迪厄与南山的指导下,他们巧妙地融合东西方艺术,通过流畅的线条与和谐的色彩,展现出富有民族精神的主题。
时至今日,这些印支艺术家的经典作品仍然在越南及国际知名博物馆收藏与展出,成为越南在历史巨变时代中,艺术成就与文化自信的生动见证。
印支画作“热潮”席卷艺术市场
1945年以前,印支绘画曾是越南现代美术先驱艺术家群体最具代表性的艺术语言。但随着民族解放战争进入激烈阶段,服务革命的艺术逐渐成为主流,印支风格绘画一度在国内创作界销声匿迹。直到1986年革新开放带来经济与文化领域的巨大转型后,这一画派才开始复兴,重新受到国内收藏界和艺术爱好者的追捧。
尤其是近二十年来,印支绘画不断在国际拍卖市场创下价格纪录,并掀起全球收藏热潮。如同2000年代中国、2010年代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艺术品市场的兴起一样,越南收藏家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致力于将曾经流失海外的名贵作品带回祖国,重续因历史波动而中断的艺术脉络。
在苏富比(Sotheby’s)、佳士得(Christie’s)和德鲁奥(Drouot)等国际知名拍卖行中,印支绘画备受青睐。2021年4月,越南名家梅忠恕的作品《芳小姐肖像》在苏富比香港拍卖会上以310万美元成交,创下了越南美术作品的公开拍卖最高价纪录。同样名家黎谱的作品也跻身高价榜单,其中《花园中的人物》成交价达230万美元,《围巾少女》和《家庭生活》各以110万美元落槌。此外,苏玉云的《幻灭》、范厚的《西山寺风景》和《池塘中的九尾鲤鱼》等画作均突破百万美元大关,凸显了印支绘画在国际市场上持续攀升的地位。
截至目前,已有至少20幅印支绘画成交价超过百万美元,其中苏富比拍卖行以9幅领先。苏富比在2025年初发布的市场报告中再次强调,印支绘画正持续成为全球藏家的关注焦点。
同时,艺术市场也逐渐看到新一代画家如陈刘厚、刘功仁(抗战时期)、阮忠、邓春和、张新(当代)的作品陆续登场,推动着越南当代艺术多层次、多元化发展。
然而,在价格快速飙升的同时,印支绘画市场也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假画问题突出。大多数这一代画家已故,而越南本土的作品档案与版权认证体系缺失、分散,造成了鉴定的极大困难。不少作品在拍卖时附带来源不明或缺乏法律依据的证明文件,为假画渗透市场提供了便利,甚至催生了精密的假画生产链条,严重扰乱国内外的艺术收藏生态。
要实现艺术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保护印支绘画的历史价值,还需拓展视野。市场亟需具有长远眼光的收藏家,他们不仅要珍惜经典作品,更应主动扶持新一代艺术家,将创作品质作为评价艺术的根本标准,而非仅依靠过去的名声。
只有建立在真实性、多元化与公平基础上的艺术价值,印支绘画才能真正彰显其历史作用,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辉煌成就,更将成为越南美术走向世界的坚实跳板,以自身的内在力量与生生不息的传承精神赢得国际艺术界的长久认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