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加入东盟30周年:从成员国到积极引领者
2025/07/25, 20:02 (GMT+7)
“越南仍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提升其作为东盟积极、主动、负责任成员国的角色。越南有能力、也有更多资源,为东盟的长期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这一潜力不仅得益于过去30多年国家的快速发展与坚实基础,也与当前越南正在推进的全面改革息息相关”。
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ISEAS)区域政治与战略研究项目高级专家、项目联合协调人黄氏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作出上述表述。此次采访适逢越南正式加入东盟30周年(1995年7月28日—2025年7月28日)。她强调,过去30年来,越南对东盟作出的贡献意义重大,越南已实现跨越式成长,并积极推动角色转变,充分发挥其作用。
黄氏河指出,越南最突出的贡献是其在加入东盟时从极低的起点出发,却实现了显著跃升。一个和平、稳定、发展和有效融入国际社会的越南本身就增强了地区凝聚力,提升了东盟实力和国际影响力。2024年,越南GDP达4764亿美元,是1995年的23倍,占东盟经济总量的12%,远高于当初的3.1%。
此外,越南还积极推动东盟从“东盟六国”扩大至“东盟十国”,促成老挝、缅甸和柬埔寨加入,使东盟更完整地体现出东南亚地区的多样性。越南还通过提出并实施“东盟一体化倡议”(IAI)等方案,积极缩小成员国之间的发展差距,助力东盟实现包容性发展。
黄氏河还指出,越南加入东盟与上世纪90年代初同中国和美国关系正常化几乎同步进行,这是国家摆脱孤立、走向区域与国际融合的重要战略突破。加入东盟为越南创造了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使国家可以集中资源进行革新与经济发展。这不仅是对外政策选择,更是迈向开放市场经济模式的关键转折。
1995年,越南加入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这是越南首次参与多边自由贸易机制,帮助越南干部熟悉关税谈判、跨部门协作,并推进国内经济改革。这一机制还为越南深度参与亚太乃至全球经济一体化奠定了基础,最终促成其2007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及此后签署的众多双边与多边自由贸易协定。
目前,越南是区域内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经济体之一,贸易额占GDP比重高达170%,仅次于新加坡。这一高水平一体化得益于东盟与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主要经济伙伴签署的多边自贸协定,尤其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进一步巩固越南在区域和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放宽市场准入,吸引外资,增强经济竞争力。
黄氏河强调,与30年前刚加入东盟时相比,越南已在经济水平、政治安全信心、发展方向、干部能力与体制机制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成长。尤其是战略思维与地缘政治角色也显著提升。越南在东盟内的角色也从早期的谨慎、防御型,发展为日益自信、主动地引领,尤其体现在推动世界大国通过东盟主导机制参与本地区事务。
例如,越南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期间,主导召开了首次东盟防长扩大会议(ADMM+),并推动美国与俄罗斯于2010年加入东亚峰会(EAS)。这一系列举措不仅鼓励大国支持和遵守东盟的对话、协商、和平解决争端和法律至上等原则,也有助于地区战略平衡,保护越南的安全利益和战略自主。
然而,黄氏河也指出,东盟“核心地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成员国间在国家利益、安全考量和战略思维方面的差异加剧了内部团结的压力;另一方面,大国竞争加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导致部分成员国寻求双边合作或灵活多边合作路径,以保障自身的利益。
在这一背景下,为保持和巩固东盟的中心地位,该组织必须回归战略团结、经济融合和灵活独立的外交原则。同时,东盟还应完善制度建设、提高区域合作倡议在经济和安全领域的执行力。借助越南日益凸显的地缘优势、一体化能力和对外战略定力,越南可在推动内部团结、建立共同立场和促进伙伴深度参与东盟机制中发挥更大作用,并继续树立独立、自主、灵活外交政策的典范,增强东盟的战略信心。
展望未来,黄氏河对越南在东盟中日益提升的地位与作用充满信心。当前越南正推进的以精简机构、提升治理效率和打造透明、具有竞争力的投资环境体制改革为重点的体质改革,为建设以“质”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越南正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和数字化为驱动、注重提升附加值的经济转型战略,为越南积极把握全球供应链重组、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和知识型增长等新趋势打开了新前景。
黄氏河强调,只要维持好改革决心并善于抓住当前地缘经济转型带来的机遇,越南不仅能够提升国家地位,还能进一步巩固东盟中心地位,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助力建设一个更加团结、有韧性、可持续发展的东盟。
(来源:越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