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率领欧盟代表团分别于7月23日和24日出席在日本东京举行的欧盟-日本领导人峰会和在中国北京举行的欧盟-中国领导人峰会。

寻求与中国的平衡

作为庆祝中欧建交5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头戏,7月24日在北京举行的中欧峰会被双方视为双边关系的重要转折点。对欧盟而言,欧盟最希望与中国达成共识的两个议题包括,建立更加平衡的经贸关系;以及中国如何利用其对俄罗斯的影响力尽快结束俄乌冲突。这也是冯德莱恩在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会谈时多次提及的内容。

leftcenterrightdel
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中)(图片来源:越通社)

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对华每年超过3000亿欧元的贸易逆差,加上双方市场开放程度不平衡,使得双边经贸关系难以维持。此外,欧盟还对中国限制稀土出口及电动汽车领域的竞争表示担忧。关于俄乌冲突,欧盟表示,鉴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影响力和责任,中国应更有力推动俄罗斯进行认真的谈判。然而,在这两个问题上,欧盟和中国除了承认对方就分歧进行坦诚对话的诚意外,尚未达成任何明确协议。

比利时布鲁塞尔欧洲政策中心(EPC)首席经济学家祖莱格认为,欧盟与中国进行坦诚对话但未能取得突破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双方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而且随着双方就关税问题与美国达成协议的最后期限临近,双方尤其是欧盟都因担心这对彼此与美国关系产生影响而持谨慎态度。他说:“美国和中国之间发生的事情也会对欧盟产生影响。这一切都与政治有关。欧盟非常谨慎。这让本次峰会变得不容易。”

虽然没有取得突破,但双方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双方就加强环境和气候领域合作发表了联合公报。此外,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还就中欧关系未来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包括坚持相互尊重;开放合作,妥善处理分歧和矛盾;践行多边主义,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欧盟-日本竞争联盟成立

跟中欧关系难以取得突破不同,此前在东京举行的欧日峰会进一步推进了欧洲与亚洲第二大经济体之间的传统同盟关系。峰会结束前,欧盟领导人与日本首相石破茂正式启动“竞争联盟”,目的是在全球地缘政治波动、美中挑战加剧的背景下,扩大双边贸易合作,推进战略供应链建设,增强经济自主权。

leftcenterrightdel
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日本首相石破茂握手(图片来源:越通社)

根据联合声明,双方将加强在工业、能源、供应链、绿色转型、数字技术领域的政策协调,并促进定期的高层经济对话。声明还提及欧洲和日本企业联合投资,开发第三国矿产资源的可能性。观察人士认为,欧盟与日本的新联盟不仅旨在加强双边合作,而且在世贸组织运作面临诸多困难的背景下,将在塑造全球贸易秩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我们相信全球竞争,它应该惠及所有各方。正因如此,欧盟正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合作,不仅维护开放贸易,更致力于塑造其形制。欧盟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携手合作,引领世贸组织的重要改革”。

欧盟-日本合作倡议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发展高科技、国防和可再生能源行业战略矿产和关键材料的可靠供应链。此外,欧盟和日本还致力于共同保护新兴技术,促进人工智能、半导体和6G技术的联合研究。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双方还正式启动了《日欧信息保护协定》(JPIPA)的谈判以及私营部门的国防工业对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