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75天(1954年5月8日至7月21日)7次全体会议和24次代表团级会议的紧张而复杂的谈判,《日内瓦协议》得以签署。这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展现越南外交在争取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中的智慧和本领。

日内瓦会议于1954年4月26日开始召开,讨论朝鲜和印度支那的政治解决方案。由于朝鲜问题未能取得成果,特别是奠边府大捷的消息传到会议上,从1954年5月8日起,日内瓦会议开始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问题。参加会议的有九个成员国: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中国、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国家(法国联盟的)、柬埔寨王国、老挝王国。巴特寮和高棉伊萨拉的代表来到日内瓦,但各大国不允许出席。英国外长安东尼•艾登和苏联外长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担任会议共同主席,两人轮流主持。越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由政府副总理兼代外交部长范文同任团长。

leftcenterrightdel
1954年5月8日,日内瓦会议开幕式现场。资料图

这是讨论结束越南和印度支那战争、恢复和平的会议,但与会国家都有不同的利益、战略和目标。越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的基本立场是和平、独立、团结、民主,“采取边打边谈,在军事和外交上都积极主动”的方针。

会议进程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4年5月8日至6月19日):这是各方就如何解决越南和印度支那问题表明立场,并与会议目标有关的越南重大问题进行辩论的阶段。在第一次会议(5月8日)中,法国代表团提出的立场是只解决军事问题,没有提及政治解决方案以及将老挝和柬埔寨问题与越南分开。由副总理范文同率领的越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要求老挝和柬埔寨抗战政府代表参加。

5月10日的会议上,越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团长发言,阐述了8点立场,主要内容是:要求印度支那半岛停止战事,并在尊重各国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政治解决越南问题、老挝问题和柬埔寨问题。越南的八点立场得到了苏联和中国的支持,即同时解决政治和军事问题,同时解决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个问题。

第三次会议上,总理、外交部长、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阐述了中方的总体立场,支持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八点。同时,他提出了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两个条件:法国结束殖民战争,美国停止干预印度支那冲突。值得注意的是,在第四次会议上,苏联代表团团长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支持了范文同副总理的计划,并建议以法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两个方案为基础进行讨论。

经过四次延长会议后,会议主席 Anthony Eden要求召开一次缩小范围的会议。苏联代表团团长提出军事、政治问题和三个国家的问题并行讨论。越南民主共和国、苏联和中国同意了。英国和法国同意了,美国也不得不接受。5月25日,范文同同志在一次非正式的会议上就停火问题提出了两条原则:印度支那全境全面停火;在以地换地的基础上调整各国内部和各个战场的面积,使双方都有较大的完整面积,便于行政管理和经济活动。有关司令部代表现场研究停火措施,报会议审议通过。

第七次会议(5月27日),法国代表团同意以越南民主共和国的方案为讨论基础,要求双方代表在日内瓦会晤,讨论印度支那军队集中区的划分问题。同日,中国代表团就印度支那三个国家同时全部停火、成立由中立国组成的国际管制委员会等军事问题提出了六点主张,但没有提及政治措施。

5月29日,日内瓦会议经过全体会议和代表团级会议决定:全部停火,同时双方代表在日内瓦会面,讨论根据停战协定的兵力安排,首先是越南军队集结区划分。

总体而言,由于各代表团之间立场较大,主要是受西方国家好战的立场影响,谈判进展缓慢。6月19日,皮埃尔•门德斯•弗朗斯上台,向法国国民议会承诺,将在一个月内解决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否则将辞职。这是有助于打破僵局、推动谈判取得进展的重要事件。

第二阶段(6月20日至7月10日):此期间,大部分代表团团长回国汇报,仅越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团长留下法国。代理代表团团长举行非正式会议和越法军事小组会议,讨论集结、调动部队、释放战俘以及两地区往来等问题。在此期间,会外发生了许多重要活动,特别是代表团团长的接触活动和在各方首都的会晤。总的来说,这段时间在日内瓦举行的非正式会议并没有取得任何特别进展。

第三阶段(7月11日至7月21日):该阶段会议进行了多次会议,代表团团长进行一对一、三方或多方会晤。会议主要就纬度划分问题达成一致,作为临时界线,通过文件,包括实施协议的条款。最后,全体会议闭幕。

7月11日,恢复部长级谈判解决一系列问题,其中最紧张的仍是界线问题。法国维持在北纬18度线的立场,越南坚持北纬16度线。直到7月20日晚间会议,代表团团长范文同才接受以北纬17度线为界线。两年大选期以及越南、老挝、柬埔寨停战协议等问题都是各方之间的斗争。7月21日,各方发表最终后声明,日内瓦会议结束。

《日内瓦协议》已成为军事、政治、社会、外交和法律等全面解决越南战争、恢复和平的国际文件,为我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开辟了新时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