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会议在达成高度共识、确保议事质量的基础上圆满完成全部既定议程,是越共十四大筹备工作的重要一步,彰显党在继续革新和巩固政治体系的决心,这是国家在新发展时期的坚实基础。

越共十三届十四中全会主要围绕两大议题,包括越共十四大工作议题和党建及政治体系建设议题。会议作出的决定和评估为今后继续大力革新党的领导方式提出了具体要求和重要方向。

越共十三大结束后,越共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立即以多种创新、规范、高效的方式研究并贯彻落实越共十三大决议,及时处理许多复杂、长期存在的问题,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事业释放资源。越共中央委员会已领导国防、安全和对外工作,党建和政治体系建设工作,不断革新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

在整个任期内,党始终坚持战略方向,坚定推进整党建党工作,完善体制机制,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大力促进数字化和绿色转型,巩固国防安全,扩大对外关系和深度融入国际社会。许多重大政策得到制度化,众多瓶颈被破解,多项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决策得到实施。

突出亮点是革新党的领导方式,重点在于精简组织机构和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和标准。

其中,关于继续朝着精干、高效方向推进政治体系组织机构革新和重组的第18号决议取得显著成效:机构更加精简,职能职责更清晰,减少中间层级;精简编制与提升干部素质相结合;党政机关、祖国阵线和政治社会组织更加高效运行。

leftcenterrightdel
越南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会议闭幕式现场(图片来源:越通社)

三级政府模式(中央、省、乡/坊)初步取得可喜成果,为人民和经济社会发展事业提供服务,赢得人民群众和企业的支持。两级地方政府模式和省级和乡级行政区划调整是落实党的各项决议的亮点。

宏观经济保持稳定,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吸引外资持续增加,营商环境和贸易平衡得到改善,增长模式向积极方向转变。越南继续有效实施三大战略性突破: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坚持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国家利益;为国家发展事业营造和平稳定环境,为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作出积极且负责任的贡献。因此,党和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威望持续提升,深受干部、党员和人民的信任和高度赞赏。

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强调,为提高工作效力和效率,整个政治体系需集中处理若干关键问题,包括优化两级地方政府体制,确保其运行高效有力;厘清三级政府在各领域的职责衔接,消除职责重叠与管理空档情况;在权力下放的同时强化监督机制,重点推进事后监管,并在省、乡两级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

在资源分配与管理方面,苏林指出,公共财政应依据绩效表现与地方实际特点进行配置,尽快明确岗位编制,推行任务量化与成果包干制度,实施涵盖专业能力、业务技能与数据管理的强制性培训。同时,要加快建设数字化一站式服务机制,彻底取消“特批”类行政环节,强化主要负责人的问责机制;构建统一的共享数据库,实现人口、土地、社会保障及企业信息的互联互通,确保数据自基层至中央实时更新。

苏林重申,必须始终坚持“地方决策、地方执行、地方负责”原则,做到“五个明确”:人员明确、事项明确、时限明确、资源明确、责任明确。”;落实“中央作表率、地方积极响应”,恪守“一切为了人民服务”宗旨,将“工作成果与实际成效作为衡量干部能力与品质的最高标准”。

这一系列战略性指导方针,集中体现了越南共产党在治理思维上的创新性、视野上的前瞻性与政治上的高度决心。自2024年底以来,越共政治局已相继颁布七项关键决议(第57、59、66、68、70、71、72号决议),覆盖国家发展的多个关键领域,为推动越南在新时期走向富强繁荣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各项决议共同贯穿“从制定方针迅速转向治理执行”的核心精神,坚持以人民和企业为中心,以实际成效为根本衡量标准。每一个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责任将决议内容转化为日常工作与具体行动计划,并明确资源、时限、指标、监督与问责机制。

将七项重大决议落到实处,是一项需要全党全国在思想与行动上高度统一的过程。从中央到基层,各级党委、党组织、国家机关及群众组织都应将其转化为具体方案、项目与行动计划,将主要负责人责任与执行成效紧密挂钩,真正做到“任务清、责任清、进度清、成效清”。

在强化党的领导方式方面,干部工作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的选拔具有关键意义。越共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已就第十四届政治局与书记处的人选规模及名单进行了民主、周密讨论,并对领导干部的政治品质与履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选对人、用对人——特别是国家高层领导——是将战略愿景与民族愿望转化为现实的前提。必须从中遴选出最具资格进入政治局与书记处的同志,他们应具备坚定的政治定力、清正廉洁的品德并能发挥表率作用,始终将国家、民族与人民利益置于首位,并具备战略视野和组织能力,能够破解发展瓶颈、激活资源潜力、凝聚社会力量。

领导干部必须充分契合新时期国家发展目标。除通用标准外,在推荐与选拔第十四届政治局与书记处成员时,尤其重视五项“加分条件”:具备国家层面的战略视野与维护国家自主性的能力;拥有国家层级的领导与指挥经验;具有代表性的政治声望与廉洁形象,能发挥榜样作用;善于将决议转化为可衡量的实际成果;身心健康,能够胜任第十四届及其后任期的高强度工作压力。

因此,党的执政方式创新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体现于实践行动:持续推进机构精简,强化分级管理与监督,推动数字化转型以消除“特批”类机制;同时不断提高干部标准,确保党的领导以科学、高效和高度负责的方式贯彻;并通过制定与执行具有战略意义的决议,为越南实现富强繁荣的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越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