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军队记者宝南报道:“您曾多次会见和采访武元甲大将。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描写武元甲大将的话,您就怎么说?”笔者问彼得·阿奈特(Peter Arnett)。这位记者马上回答:“天才!”

武淮南先生(右外)向各位记者介绍有关武元甲大将的照片书(图片来源:人民军队报)

五月初的一个下午,在黄耀街,阳光斜照在黄叶铺成的地毯上,使河内显得宁静优美。一团外国人走进30号房子——武元甲大将私宅的门口。看外表,这三位大年纪的外国人没有什么特别,但在新闻领域中,他们确实是著名的记者。他们是彼得·阿奈特(Peter Arnett)、李德瑞(Edith Lederer)和乔治·刘易斯(George Lewis)。彼得·阿奈特是新西兰人,从1962-1975年是美联社(AP)西贡分社专职记者、《越南:一万日战争》(Vietnam: The Ten Thousand Day War)纪录片的编剧。之后,他加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成为电视台记者。彼得·阿内特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是惟一一个留在伊拉克的西方战地记者,对海湾战争进行直播报道。他也是曾于1990年代末在阿富汗采访到本·拉登的唯一一个西方记者。李德瑞(Edith Lederer)是越南战争期间美联社的第一个战地女记者。乔治·刘易斯(George Lewis)曾经是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的电视台记者,负责对1975430日越南解放军进入独立宫的时刻进行直播。1979年,乔治·刘易斯有两个月留在德黑兰报道有关美国使馆人质事件。

向武元甲大将敬香献花之后,这三位记者同武元甲大将儿子武淮南夫妇在花园里谈话。武淮南先生说:“我父亲从未上过军事院校。他都是自学的。”记者彼得·阿奈特面带微笑,也许他已知道这件事以及后来的奠边府战役。这位老练记者透露,他曾看过了很多有关武元甲大将的书籍,他讲道:“我记得,1950年代末出版一本关于武元甲大将的书。当我1962年成为越南战争战地记者,美联社西贡分社分社长有这本书。我们已经看过这本书以及Bernard Fall的《Street without joy, Indochina at war》一书。

记者彼得·阿奈特向武元甲大将敬香(图片来源:人民军队报)
彼得·阿奈特表示,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失败是因为不了解越南。“越南战争结束后,我有机会采访马克斯韦尔·泰勒(Maxwell Taylor)将军——肯尼迪总统时期的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后来成为美国驻西贡大使。马克斯韦尔·泰勒将军说,这场战争的问题是美国参谋军官对胡志明、武元甲以及越南其他将领都一无所知。当时明明有很多有关越南的书籍如Bernard Fall的书,而马克斯韦尔·泰勒却说:“我们对越南人一无所知。” 彼得·阿奈特大笑着说:“难以相信的!”。

彼得·阿奈特满面自豪地讲述他于1994年在河内第一次见到武元甲大将:“我已向你父亲赠送我写的“Live from the Battlefield

(中文版为《我从战场归来:一位战地记者的回忆》)一书。这本书的一半是谈到记者镜头中的越南战争。武元甲大将高兴地接收这本书,并对我讲到长山路-胡志明小道——北方支援南方的最重要运输线。可以说,那是一次非常特别的难得的见面。我还和他拍了几张照片。”彼得·阿奈特表示,不仅记者界而且各位历史学家如美国著名记者和历史学家斯坦利·卡诺(Stanley Karnow)都很佩服武元甲大将。彼得·阿奈特说:“你知道了,武元甲大将是20世纪,也可以说是现代历史最伟大的将领之一。”

探访武元甲大将家属的一个多小时中,各位老练记者想知道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武元甲大将对战争结束后越南与美国之间的关系的想法。武淮南先生透露:“在一次与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会晤时,我父亲说道:当你来到这里,我们就是你的朋友。我希望,这次会晤后,越南人民和美国人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将有更加美好的关系。我父亲还说,在教育、科学技术方面,美国是最好的合作伙伴之一”。(完)
老战士心中的武元甲大将
武元甲大将的韬略才智
武元甲大将:青史留名、民心留
武元甲大将是一位杰出的人才
武元甲大将永远活在前苏联战友心中

美国记者:武元甲大将是一个杰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