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成功肯定了发展社区旅游与保护文化和环境相结合的正确方向。
昔日,倮倮寨是重山峻岭中的一个贫困村,村民生活主要依靠刀耕火种和畜牧,终年辛劳却收入微薄。2014年,村长辛迪盖与一些先锋户率先倡议社区旅游模式——这条崭新的道路充满困难,却也满载信心与改变的渴望。
从温暖的黄色夯土墙房屋、古朴的阴阳瓦顶,到倮倮族绚丽的裙裳和舞蹈,他们认识到传统文化正是发展旅游的“宝贵资源”。凭借勤劳、学习和团结一心,村民们将这个贫困村庄发展成为世界瞩目的旅游目的地。
辛迪盖回忆道:“起步阶段确实非常艰难。最大的困难是不懂如何推广形象,那时还没有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另一个难点是动员乡亲们搬迁牲畜圈舍,打造清洁美丽的景观迎接游客,这绝非易事。”
如今,倮倮寨荣获殊荣,他激动地说:“我为自己出生的村庄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而自豪。这份荣誉是倮倮寨村民和宣光省共同的喜悦,是对边境居民在发展旅游与守护文化征程中努力的肯定。”
作为曾以务农为生的贫困户之一,迪乌迪现先生大胆率先改造自家房屋开办民宿,为村里的社区旅游开辟了新途径。从最初举步的困难,至今他家已拥有12间整洁客房,全年接待游客,每月带来稳定收入1500万至2000万越盾。
现先生分享道:“过去整年只为温饱发愁,如今发展旅游既帮助守护文化特色,也让生活更加富足。”
以往,年轻人不得不离乡谋生,如今他们返回故乡创业,儿童得以安心求学,长者也能参与旅游服务。每座房屋都成为倮倮族文化的“鲜活博物馆”。
当发展以人为中心,将生计与文化价值相结合,任何贫困村庄都能迎来蜕变。倮倮族人民不盲目追求千篇一律的现代化,而是选择守护传统精髓。民宿不追求水泥化,依然保持夯土墙、阴阳瓦顶的原貌……游客来到这里不仅住宿,更能沉浸体验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陇句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摩尹庆表示:“地方政府始终与村民同行,规划景观,开设接待技能、交际英语、环境保护等培训课程……帮助村民在保持本色的前提下专心从事旅游业。”
就在十多年时间,倮倮寨已有56户经营民宿,120户参与旅游服务,月均收入达1500万至2000万越盾。贫困率从100%降至不到8%,成为边疆地区的一项瞩目成就。
游客阮玉娥(河内)感慨道:“来到倮倮寨,我深深感动于居民自然而不刻意展示的文化守护。每间屋舍、每套服饰、每个舞步都流露着自豪与真诚。倮倮族人不仅在发展旅游,更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一个边疆小社区敢于变革却不失根源的故事。”
如今,游客来到倮倮寨不仅为观赏风景,更为感受这片土地凭借文化蓬勃生长的生命力。这里的每片屋瓦、每张笑脸都在诉说变迁的故事——文化照亮了发展道路,让人们自信地走向世界,同时守护民族的本色本香。
“2025年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的荣誉不仅是倮倮寨村民的骄傲,更是越南文化坚韧、人文与创新力量的证明,推动边境村庄迈向全球旅游版图的新高度。(完)
(范辉琼/译)
Type the code from the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