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旅游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护相结合
2025/05/04, 20:29 (GMT+7)
近年来,越南各地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不断推出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大自然探索与野生动物保护类旅游项目。这类旅游不仅为当地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更有助于提升公众保护大自然的意识与行动力。
独一无二的体验
今年4月初,宁平省菊芳国家公园的原始森林迎来了新“居民”。在20多名游客屏息观望下,一只云豹随着铁笼门打开迅速奔入茂密林中。这一瞬间成为“回家之旅”旅游线路中的亮点——这是菊芳国家公园自2021年3月推出的一项独特旅游产品。
“回家之旅”让游客亲眼见证并参与野生动物救护后的重返自然全过程。这不仅是一次旅游,更是一段与自然保护同行的旅程,其背后是专业团队长期投入的精力、资金和严谨的操作流程。经救护和充分照料后,符合条件的动物将被放归原始森林。
    |
 |
游客们参加菊芳国家公园的“回家”之旅(图片来源:nhandan.vn) |
多年来,菊芳国家公园已组织数百次放归行动,释放数千只不同种类的野生动物。园长阮文正表示,野生动物救护工作的最高目标是让动物重归自然,而“回家之旅”能直观传播这一理念,触动公众情感,激发对自然与野生动物的责任感。
游客潘文松表示:“看到动物重回森林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情感,从而更加意识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不仅是在旅行中,更在日常生活中。”
夏季,菊芳国家公园还推出了“夜间电动车观萤火虫与野生动物”之旅,为游客带来夜间探索多种野生动物(鹿、穿山甲、狸猫、野猫、水獭、懒猴等多种野生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和觅食的体验。
除菊芳外,富国、吉仙、主山、吉婆、三海、Yok Don、Pù Mát 等国家公园以及清化浦良(Pù Luông)、岘港山茶半岛等自然保护区也纷纷发展起自然保护类旅游。今年4月10日,昆岛国家公园(巴地头顿省)首次推出长达数日的生态旅游线路,前往作为海龟产卵地的部分岛屿。
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阮克福介绍,昆岛国家公园顺应“亲近自然、参与保护”的旅游趋势,精心筹划推出5-10日深度游,预计2025年夏季将举办10个团。
行程前,游客将接受生态系统、保护原则与基本生存技能的培训。期间,游客将与护林员一起清洁海滩、设置龟巢标识、打扫孵化区,夜间巡逻守护海龟产卵区域,并协助测量、转移龟卵及将小龟放归大海。
推动跨部门协作
在越南2030旅游发展战略中,有效管理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类旅游不仅带来经济效益,还兼顾环保、文化保护与生态保育,对本地社区意义重大。
然而,推动这种野生动物友好型旅游并不容易。菊芳国家公园环境教育与服务中心主任范坚强指出,放生动物必须确保严格的保护标准,以避免对游客构成危险。
救护、保护、放生等环节所需经费高昂,旅游线路设计也必须科学、专业,难以以低价竞争。若缺乏系统组织,反而可能对野生动物的自然栖息地造成压力。因此,需要旅游企业、护林人员、科研机构及地方政府的紧密协作。
专家预测,未来此类旅游将进一步提升品质,活动更加多样,吸引更多家庭游客参与。
越南拥有近180个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资源极为丰富,是发展体验式旅游和环境教育的宝贵财富。未来,将旅游与野生动物保护相结合,是通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来源:越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