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绚丽多彩的文旅画卷

目前,安沛省拥有历史文化遗迹共123处、传统庙会40余个和非物质文化遗产510多项。其中,傣族群舞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还有森林节( Xên đông)、 “高曹节”(Gầu Tào)、林神祭祀仪式、苗族芦笙艺术、蜡染布工艺等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除节庆活动外,当地服饰文化、饮食特色以及生活礼仪等文化元素也得到安沛民众的重点保护和世代传承。

leftcenterrightdel
游客体验穿上蒙族传统服饰(图片来源:越通社)

在高山地区木江界县,超过90%的苗族同胞保留着诸多独特的文化特色,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当地民众正逐步将本民族文化精髓推向旅游市场,并成功打入欧洲市场。

苗族风格(Mông Style)织锦刺绣合作社经理李氏宁表示,该合作社的织锦产品已销往河内、老街、河江等国内市场及法国、美国、日本、土耳其等国际市场。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合作社根据游客需求开发多样化产品,以便每逢县里举办旅游活动时,游客都会前来参观选购。这一举措既保护和推广了苗族织锦工艺,又为妇女群体创造了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同样,在安沛省文安县纳吼(Nà Hẩu)乡的原始森林地区,当地苗族同胞神圣的林神祭祀仪式长久以来一直为安沛省民众和游客所熟知。

纳吼乡的李尊球表示,文安县每年农历正月最后一天举行林神祭祀仪式,既有助于保护文化特色,又能推动旅游业发展。这一传统节日成为当地民众制定新年护林计划的契机。通过节庆活动,该乡有机会向游客展示赫蒙族同胞的文化特色,同时为村民创造额外收入。

为旅游业发展注入动力

安沛省以发展绿色旅游、打造独具吸引力并使其成为省内重要经济产业为目标,出台了一系列结合传统文化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安沛省文化体育与旅游厅副厅长武氏梅莺表示,该省及时出台了促进旅游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政策,为当地居民和社区建立了激励机制。这些政策的实施得到了省级领导的密切关注和指导,有关机关、地方政府的高效配合,以及各族群众的积极支持和赞成。因此,2024年,安沛省接待国内外游客逾22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9万亿越盾,同比增长11.7%。

今后,安沛省将继续重视旅游从业人才培养工作,促进社区旅游发展,培养一支精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开发的管理干部队伍。该省将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提升服务质量,与旅游企业紧密合作开发精品线路和特色旅游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前往少数民族地区观光度假;同时鼓励个人和组织投资传统文化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事业。

(来源:越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