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环境部近日召开2025年农林水产品出口促进会议,多位部委、行业协会、出口企业及地方领导与会,重点商讨把握机遇、应对国际市场挑战之策,确定2025年出口额增长4%以上、实现650-700亿美元出口目标。

挑战与机遇并存

越共中央委员、农业与环境部代理部长陈德胜同志指出,尽管面临地区和国际局势诸多波动,农林水产品进出口仍保持经济支柱地位,取得全面发展成果。然而,越南每年出口近一亿吨农林水产品,但因依赖进口投入品,附加值仍受限。若掌控此环节,成本将下降,质量将提升。该部已指派质量加工与市场开发局定期发布通报,更新产销进出口数据,分析潜力市场,助力企业和农户明确高效生产方向。

leftcenterrightdel
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的出口虾加工(图片来源:人民军队报

当前突出挑战之一是美国对多项农林水产品加征20%反补贴税。外交部副部长阮明姮评估:在各国推动供应链、供应源及投入品多元化,粮食价格波动的背景下,美国加税将带来困难,但若越南及时适应亦会开启新机。外交部门负责人提出三大方向:保持大型市场增长势头并挖掘欧盟潜力,评估影响并建言应对美国关税方案,结合高层外交活动,推进外交部、工贸部、农业与环境部的跨部门协作,大力开拓新兴市场。

工贸部进出口局局长阮英山同志表示,该部正加强打击走私、商业欺诈和原产地欺诈,巩固贸易防卫力量,谈判开拓海湾地区、清真市场、埃及等新市场,从而为越南农产品拓宽销路。

坚守650亿美元出口目标

越南稻米产业协会(VIETRISA)主席裴伯蓬介绍湄公河三角洲百万公顷优质低碳水稻“超大型原料区”项目,该项目与“越南绿色低碳大米”品牌挂钩,已首批出口日本。然而企业难以独立建设原料区,此任务需通过合作社联结农户、地方政府及地方农技推广体系共同参与。此乃形成可持续原料区的关键所在。

leftcenterrightdel
奠边省种植的澳洲坚果产品展示(图片来源:人民军队报)

裴伯蓬建议在2023年首届成功举办基础上,于2026年续办第二届国际稻米节。建议将其升级为国际经贸盛会,使之成为签约平台与农民学习先进生产模式之窗。

会议报告显示,相较2024年,农林水产品出口亮点纷呈:农产品215亿美元(增长17%),林产品104亿美元(增长8.6%),水产品61亿美元(增长13.8%),畜产品3.392亿美元(增长22.1%)。美国、中国、日本三大市场保持增长,对欧出口增长49%,中东增长10.9%,非洲增长8.9%。2025年前7个月,越南大米出口达550万吨,创汇28亿美元。

在多国大米出口减产背景下,越南仍实现产量增长3.1%(尽管价格下降19%)。预计2025年全年将达880万吨,稳居全球第二大大米出口国地位。同期水产品出口达62.2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17.2%。然若美国新反补贴税政策实施,巴沙鱼将显著承压,而中国市场因库存高,增长停滞,企业被迫开拓东盟、南美及中东市场。

农业与环境部明确:维护传统市场稳定,拓展新兴市场,从增产转向提升深加工产品附加值,为对美出口受阻产品寻找新销路,完善汇率、信贷、物流机制,加速对美谈判,补充高价值产品,建设达国际标准的集中原料区,应用高新技术,革新包装,实施市场精准对接。农业与环境部代理部长陈德胜强调,在党和政府坚强领导、各部委地方及企业界共同努力下,2025年实现农林水产品出口650亿美元目标触手可及。(完)

(范辉琼/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