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价格持续偏高,泰国正面临市场份额被进一步挤压的风险。

数据显示,今年前六个月,印度以1168万吨的出口量稳居第一,同比增长36.5%;越南以472万吨排名第二,同比增长3.5%;泰国以373万吨位列第三,同比大幅下降27.3%。巴基斯坦和美国则分别出口大米276万吨和140万吨,同比分别下降20.2%和23.5%。

非洲各国从泰国进口了35.90万吨大米,而中国则从泰国进口了33.21万吨。

泰国大米出口协会主席查隆表示,2025年上半年泰国大米出口总值约为755.7亿泰铢,同比下降36.4%。主要出口市场包括伊拉克(58.27万吨)、美国(43.06万吨)、非洲市场(35.90万吨)和中国(33.21万吨)。

该协会预计,随着价格下调,7月份泰国大米出口量将超过60万吨,主要出口至伊拉克、中国、日本及多个非洲国家。

leftcenterrightdel
附图(图片来源:越通社)

泰国PBS电视台指出,全球大米供应量增加、需求放缓,预计未来价格将持续下行,出口商不得不降价以维持竞争力。

据《Nation》电视台报道,尽管泰国出口商对美国自8月初起对泰国大米征收19%的关税表示不太担忧,但更关注的是全球市场走势——尤其是白米供应过剩及日本可能转向优先从美国进口的动向。

查隆表示,新关税政策可能放缓其市场份额流失。他坦言,越南的大米品种如ST21在价格上已与泰国香米持平,若越南产量进一步增长并压低价格,泰国将面临更大挑战。

“不要为高价感到高兴,真正明智的做法是保持适度价格,实现大批量出口。”查隆表示。

据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统计,2025年7月,越南大米出口预计达75万吨,创汇3.661亿美元。今年前7个月,越南累计出口大米约550万吨,同比增长3.1%,但出口总值为28.1亿美元,同比下降15.9%。

造成出口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价格走低。今年前7个月,越南大米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吨514美元,同比下降18.4%。

菲律宾仍是越南最大出口市场,占总出口额的42.6%,但出口额同比下降13.5%。与此同时,对非洲市场的出口显著增长,对加纳增长53.5%,对科特迪瓦几乎翻倍(增长96.6%)。

在越南15个主要出口市场中,孟加拉国增长最快,同比增长187.2倍;马来西亚降幅最大,同比减少58.5%。

尽管继续保持全球第二大出口国地位,但全球价格持续走低使越南出口企业面临不小压力,直接影响创汇能力和盈利水平。

越南粮食协会主席杜河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越南与泰国在出口总量上的差距不大,但越南大米的增长势头更强,市场表现出明显优势。

“当前,全球市场价格走低,许多国家失去市场份额,而越南大米仍受到菲律宾、非洲以及中国市场的青睐。”他说。

他透露,2025年前7个月,越南大米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吨517美元,显著高于国际市场其他出口国普遍在400美元左右的水平。

杜河南指出,泰国失去第二大出口国地位,部分原因在于香米在美国市场受阻,尤其受到关税政策影响。

(来源:越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