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对高度开放的越南经济构成严峻挑战,也成为检验越南宏观调控能力、企业应变能力以及国家价值链转型升级水平的试金石,标志着越南在全球战略竞争新时代中的应对与突围。
主动应对全球经济波动
美国政府正式对越南出口商品征收20%的对等关税,给我国经济带来了重大考验。然而,在全球战略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这不仅是压力,更是越南展示适应能力、提升国家价值链、推动可持续增长模式转型的重要机遇。
虽然此次征税幅度远低于最初提出的46%,但美国的这一决定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越南必须迅速转变出口模式。这一战略性转折迫使我们摒弃以低价为基础的竞争优势,转而构建以质量为导向、透明化、并符合全球严格标准的经济体系。
与此同时,这也提醒我们要高度警惕非关税壁垒的上升趋势,特别是在技术标准与产品原产地方面的限制。尽管面临挑战,但越南政府展现出的灵活且坚定的谈判能力,最终促使关税方案大幅下调,充分体现了国家在全球经济波动面前的战略定力与主动作为。
    |
 |
清化省天山集团股份公司纺织服装生产现场(图片来源:人民军队报) |
在新秩序中重新确认贸易地位
美国目前是越南最大的出口市场。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包括供应链重组趋势、保护主义上升、以及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标准的普及——维持对美出口市场的稳定对越南而言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值得关注的是,尽管面临诸多挑战,2025年前五个月,越美双边贸易额仍达到774亿美元,同比增长36.5%,这充分显示出越南企业在复杂多变环境中的内在活力与韧性。
多轮谈判的成功不仅在短期内缓解了关税压力,更为越南提供了一个契机,以负责任的贸易伙伴姿态,展示改革决心,进一步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
短期应对策略:主动灵活,高效应变
在美国实施新对等关税的背景下,越南出口企业亟需采取战略性、具体化举措,最大限度减轻不利影响,保持市场稳定:
首先,企业应迅速全面审查出口至美国的全部产品目录,深入评估新关税政策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推动产品多样化,优先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高附加值、关税影响较小的商品。
其次,主动与美国进口商重新谈判合同,实事求是地调整价格机制,合理分摊因关税带来的新增成本,避免订单中断或大幅减少。这一阶段,企业必须展现出快速响应政策变化、灵活应变的能力。
第三,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产品质量控制与原产地透明化管理,严格遵守原产地证明(CO)及可追溯性要求。对于风险较高的行业如纺织服装、木制品和农产品,全面遵循国际标准是维系美国市场信任和地位的前提条件。
最后,企业应积极利用新一代自由贸易协定(如《越欧自由贸易协定》(EVFTA)、《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所带来的机遇,拓展至欧洲、日本、韩国等政策稳定、税负较轻、潜力巨大的市场,从而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当前越南企业界所展现出的主动性与灵活性,不仅是对眼前挑战的有效应对,也将为其在未来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长期对策:升级增长模式
关税的本质不仅是经济工具,更是一种战略性压力,迫使各国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对越南而言,这是一记强有力的警钟,宣告“低价代工”模式已走到尽头。所需的转型步骤包括:大力推动技术创新与原材料自主化,将重点行业本地化率提升至50%以上;加快投资绿色、清洁供应链,全面满足日益成为全球强制标准的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规范;推动生产与出口的数字化转型,实现产品可追溯、数据透明、风险可控的供应链管理。
唯有在产品质量、国家品牌与合规标准方面实现全面跃升,越南才能在日益倾向非关税标准的全球贸易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
保护劳动者:不可逆转的优先议题
在结构调整阶段,纺织、皮鞋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将面临巨大压力。然而,越来越多领先企业并未选择裁员,而是积极向“保人保单”模式转型:将生产重心调整至高附加值订单,摒弃以量取胜;重新培训工人,使其掌握高技术环节或转岗至辅助产业链环节;加强与工会的沟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生产稳定。
劳动者不仅是需要被保护的群体,更是国家经济复苏与增长的内生动力。
在危机中确立新方位
回顾发展历程,越南曾多次成功应对全球冲击——从亚洲金融危机、新冠疫情,到大国之间的贸易战。这些成就,既有赖于灵活的政策应对,也离不开全民的主动精神、坚韧意志与团结力量。此次挑战亦不例外。美国征收对等关税,也许是一道“拦路虎”,但同时也是越南迈入更高发展阶段的“催化剂”——从以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的经济体,向以创新价值、技术驱动和全球标准为导向的经济体转型。
当前,越南必须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把“关税打击”变成“模式革新”的引擎。这不仅是一道经济命题,更是一场确立全球贸易新地位的战略机遇。
在坚强领导下,凭借企业界的开放胆识与劳动者的团结奋斗,越南完全有能力跨越此次挑战——不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更强、更稳、更自主的未来。
经济学专家吴智隆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