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早期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形成共产党前身组织。1930年3月28日,广南省省委在会安正式成立并开展秘密活动。 

革命斗争的记忆 

现年90岁的黎曰隆老人,居住在锦南坊清南东村(今属岘港市会安坊),回忆说:“那时我才十来岁,后来听父母讲起,在革命斗争的艰难岁月中,会安人民参与了许多斗争和罢工运动,产生深远的影响。伴随着八月革命的澎湃气势,会安5000多名革命群众在武装自卫队的带领下同时起义,夺取政权归于人民手中…

自那时起,会安人民踊跃参加党、政府和人民武装力量建设,凝聚全民族大团结精神,为此后抗击法国殖民主义和美帝国主义的斗争取得彻底胜利奠定了基础。国家统一后,会安党组织、政府和人民又同心协力,致力于抚平战争创伤,建设新生活。 

leftcenterrightdel
会安古城的淮河是本地旅游的象征(图片来源:人民军队报)

一个奋发的会安…

从一个饱受战火蹂躏的地方,会安今天已强劲崛起,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谈到家乡的变化,会安坊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宋国兴同志表示:“发扬英雄传统,近年来,会安党组织、政府和人民做出了正确的决策,始终坚持管理、保护和合理开发文化价值与自然资源,把会安建设成生态—文化—旅游城市”。 

leftcenterrightdel
岘港市的会安是每年吸引数百万国际游客的旅游目的地(图片来源:人民军队报)

实践表明,“无机动街区”、“古街之夜”、“花灯节”等旅游模式在会安实施成效显著,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不仅依托遗产优势,会安还拓展了文化旅游、海岛探索、生态休闲、家庭寄宿等多种旅游形式。传统手工艺如清河陶瓷、金峰木雕、茶桂蔬菜等被引入旅游开发,既保护了古老手工艺,又增加了民众收入,为传统旅游产品增添了新的独特元素。 

自2017年起,会安已无贫困户。到2024年,会安市财政收入近1800亿越盾,接待游客近500万人次。仅2025年上半年,会安就接待游客约280万人次,同比增长17.4%,预计收入3163亿越盾,增长41.3%。会安古城持续在多项国际评选中获荣誉称号。地方国家财政收入约1785亿越盾,增长275.5%。2024年人均收入达6440万越盾,比2023年增加2100万越盾。 

2025年,会安目标实现总产值8800多亿越盾,同比增长14%以上,接待游客497.7万人次,人均收入每年74百万越盾。 

leftcenterrightdel
会安古城的重要历史象征——来远桥,每年吸引数百万国际游客参观(图片来源:人民军队报)

经过80年砥砺前行,在政府与人民的携手努力下,会安这片昔日战火之地已焕然一新,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凭借突出成绩,会安先后荣获党和国家授予的“人民武装力量英雄”(1998年)和“革新时期劳动英雄”(2000年)称号。 

在历史性的八月里走进会安,漫步宁静的古街,凝望斑驳的青苔古屋,我们常能遇见热情的笑容、灿烂的目光…这一切足以感受到这片土地的巨变。行政区划调整后,会安依然是世界文化遗产,是发展极其宝贵的资源。在会安党组织、政府和人民的共识下,英雄传统、团结精神以及创新活力将继续得到弘扬,让会安不断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完)

(范辉琼/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