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活跃的房地产市场之外,国家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扎实推进保障性住房政策落地见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量,确保人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能够以合理的价格购买住房。

改革开放与房地产市场的出现

自1986年以后,尤其是从90年代起,越南逐渐开放经济,支持私人和企业对房地产领域进行投资。住房开始从“分配”转变为“买卖”,根据供需实际而波动,价格受市场的影响。商品房公寓、联排住宅、别墅等项目在各地逐渐形成。

这一变化创造了大量资源,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住房投资,为建筑业和房地产行业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投机现象,许多地方房地产价格暴涨,远超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的承受能力。

意识到市场机制中的不足之处,自2000年代以来,国家已出台并落实保障性住房政策,将其视为加强社会保障、减少不同社会阶层之间获取住房能力差距的解决方案。

leftcenterrightdel
附图(图片来源:越通社)

得益于政策支持,许多保障性住房项目相继问世。这些项目通常以低于市场价格出租或出售,并提供长期的支持。部分项目由企业与地方政府合作建设,以提高投资效益。

此外,保障性住房购买者还可获得来自社会政策银行或商业银行的优惠贷款,享受低利率和长期贷款。这降低了财政支付压力,帮助居民更容易获取住房,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

越南政府始终将保障性住房发展视为社会保障和长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在各场例行会议上,政府总理多次要求各部门、地方政府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推动保障性住房发展,特别是在工业区、出口加工区等劳动密集型地区。

政府总理范明政强调,“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必须同时满足商业需求和社会需求。保障性住房不仅仅是低收入群体的事,而且是整个政治体系的责任”,“从现在到2025年底至少完成1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目标不变。”

“调节者”的角色

专家评价称,保障性住房发展优惠政策和机制已助力降低成本,从而减少了房屋的销售或租赁价格,使居民更容易获得住房。尽管这是市场机制,但国家仍对保障性住房领域进行调节,旨在平衡社会利益与投资者的经济利益。

国家通过规划、审批、定价、质量控制等方式发挥着“调节者”的作用,同时制定相应机制确保公平,避免商品公寓项目“挤占”保障性住房供应。国家住房项目、住房发展基金等仍在积极推进。

建设部表示,实施建设100万套保障性住房项目,截至7月底,已经完工、开工及获批的项目达既定目标(建设约1062200套)的59.6%。

全国目前正在开展692个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总规模为633559套。其中146个项目已经竣工,总规模103717套;124个项目已开工,规模为111622套;422个项目已获批,规模为418220套。

截至2025年7月15日,全国已完成36962套保障性住房建设(达37%);正在建设111622套,其中74021套(占74%)有望在2025年内竣工;27个项目已开工,规模为24232套,占2024年开工住房总数的95.4%。

建设部副部长阮文生强调,保障性住房发展不仅是一项经济任务,更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和社会任务,有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尤其是在城镇化速度快以及劳动力集中于大城市的背景下。

越南继续履行朝着可持续、公平、现代化方向推动住房发展,顺应城镇化和工业化趋势,满足融入国际社会时期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需求。

(来源:越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