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军队记者秋幸报道:巴娜族语-越语的电子词典是嘉莱省人民委员会交给信息传媒厅开展的省级科研项目。该科研项目的主要任务是在嘉莱省内开展有关巴娜族的词语、图片以及不同发音方式等研究与收集工作,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数据数字化后,编制成一本电子词典。此外,该科研项目还收集并提供有关巴娜族文化的视频。

巴娜族语-越语的电子词典的页面设计(图片来源:人民军队报)

巴娜族同胞与占族(Chăm)、埃地族(Ê Đê)、嘉莱族(Gia-rai)以及朱鲁族(Chu-ru)等四个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属于南亚语系马来-波里尼西亚语。据2009年人口总调查数据,越南的巴娜族拥有将近23万人,居住在全国51个省市,其中生活在嘉莱省的巴娜族同胞约15万人,占全国巴娜族同胞的66%。在研究巴娜人的过程中,除了研究有关竹管酒、锣鼓、衣装、庙会等构成该民族本色的各因素之外,研究巴娜族语言和文字也是非常重要的。与西原地区其它民族相比,巴娜族语言和文字出现最早、带有本族特色并不断得到保护与发展。巴娜族语言是多音节语言,没有声调,赛音较多。此外,由于受到土壤、地理以及若干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影响,至今,巴娜族语言在各地也有了不同的特点。

经过两年的研究,由嘉莱省信息传媒厅副经理吴友功为主任的工作小组已基本完成了该项目的重要内容。读者可在tudienbahnar.gialai.gov.vn网页上查收有关该词典的资料。

巴娜族语-越语的电子词典设计包括巴娜族语-越语、越语-巴娜族语以及电子图片词典等三个主要词典。

除了查看的功能,该词典还采用灵活的设计方法,有助于使用者在个人电脑上自行修正与补充。

巴娜族语-越语的电子词典的问世在政治和文化方面上均有重要的意义,其为巩固与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为保护与弘扬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西原锣钲文化”事业中作出贡献。至于教育方面,该词典也为干部队伍、科学家及人民在学习、查看及研究巴娜族语言和文化的过程中提供便利条件。该词典不但是巴娜族语教学的一个现代化工具,而且还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嘉莱省范围内巴娜族语言和文字的特点。

巴娜族语-越语的电子词典通过应用信息技术,首次向读者推出有关嘉莱省巴娜族同胞的语言、风俗习惯以及传统文化的电子资料库。这也是在融入国际社会进程中保护与发扬民族文化特色的有效措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