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军队记者黎鸿报道:越南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国家建设纲领(2011年补充、发展版),越南2013年《宪法》及各届党代表大会的其他文件都肯定,越南共产党以马列主义和胡志明思想作为思想校准器和行动的指南针。这符合于越南革命85年来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实践。我党要求干部党员要坚持马列主义和胡志明思想,将其创造性地运用到越南实际情况。然而,近段时间,在因特网和若干新闻作品上出现了歪曲马列主义、将马列主义和胡志明思想相对立的文章,企图否认马列主义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马克思与列宁(图片来源:《宣教杂志》)

《人民军队报》谨向读者推出有关分析上述问题的观点:

一、歪曲马列主义关于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的观点

众所周知,阶级问题和阶级斗争问题的发现不是马克思的功劳。在185235日寄给约.魏德迈的信中,马克思写道:我对发现现代社会中的各个阶级没有什么功劳,也没有功劳发现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我前辈许多资产阶级史学家很早就发表阶级斗争史的发展,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则发表各阶级的经济解剖问题。我的新发现是证明了各阶级的存在仅关及生产的特殊历史发展阶段;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该无产专政仅是走向取消所有阶级和没有阶级的社会的过度阶段。

从此可见,马克思不把阶级斗争视为一般社会的发展动力,而只是存在阶级对抗的社会的发展动力。原始共产主意社会没有阶级,所以没有阶级斗争。在未来,社会中如果没有阶级划分就没有阶级斗争。马克思已肯定,阶级斗争仅在社会发展的特殊历史阶段存在。

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科学观点不是捏造,而是真正反映存在阶级划分的社会的客观,即是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等各阶级之间的相互对抗。因此,在这个社会中出现阶级斗争是客观且必然的,服务于推进社会发展到更高的层次。

然而,马克思主义绝不把阶级斗争当作存在阶级的社会的唯一动力。除此之外,马克思还指出另一个动力就是生产力量的发展和社会需求、利益、理想、科技等。因此,不能过于强调阶级斗争的动力。

与此同时,阶级问题与阶级斗争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要符合于每个国家民族的实际情况和具体历史条件,同时符合于革命的每一个阶段。在西方国家和东方国家的阶级斗争的分析中,阮爱国领袖认为,在西方国家的阶级斗争很激烈,而印度、中国等东方国家的经济结构与中古时期、近代时期西方国家的不同,在这些国家的阶级斗争也不像西方国家的那么激烈。越南是一个典型的东方国家,农业落后,国民总数的90%以上是农民,阶级划分不明显。当法国殖民者侵略我国的时候,民族团结是当务之急的要求,旨在聚集各力量,呼吁各阶级和社会各阶层共同投身于救国和民族解放事业。因此,胡志明主席曾批判一些人关于在越南的阶级斗争的教条观点:听到人家说阶级斗争,自己也提出阶级斗争的口号,而不考虑自己国家的条件以准确处理这问题

在这方面,不能将马列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科学观点和否认阶级斗争的右倾观点及过分强调阶级斗争的左倾观点,过分强调暴力镇压,或以阶级斗争为借口来镇压那些与自己不搞团伙的人。

在革新事业中,越南共产党关于无产专政和阶级斗争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19893月召开的越共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使用政治体系来代替无产专政体系概念。以后,在1991年纲领和2011年纲领中,在越共七届大会到十一届大会的各个文件中少见使用无产专政这一术语。这是认识方面的进步,符合新形势的条件。

关于阶级斗争问题,越共九届大会确定,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我国社会各阶级的结构,性质和地位也发生很大变化。社会各阶级与各阶层人民之间存在合作与斗争关系,在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和长期合作实现建国卫国事业。当前阶段阶级斗争的主要内容是朝着社会主义定向胜利实现国家工业化现代化事业,摆脱不发达的穷国的困境,实现社会公平,抵抗压迫和不公正,防范打击消极的思想与行为;斗争挫败各敌对势力的破坏阴谋与行为;捍卫民族独立,致力建设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党九届大会也确定,国家发展的主要动力是越南共产党领导下,以工人与农民、知识分子联盟为基础的民族大团结。将个人、集体与社会利益紧密结合,发挥全社会各经济成分的一切潜力和资源。

从此可见,我党不否认过度时期的阶级斗争。不过为了符合于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以及新时期的革命任务,阶级斗争与国家发展动力都发生变化。

二、关于所谓通过马列主义的形势体现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观点。

该观点将马列主义和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混淆在一起,与
胡志明学说中团结和统一思想相对立。


上述观点将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的内涵毫无根据地强加给马列主义。因为,极端并不是马列主义的本质,而是那些固守分裂主义、拉帮结派,左翼或右翼的错误思想与行动。马列主义是一个科学原理和规律的体系,反映世界的客观规律。其在客观、全面、发展、历史-具体与实践等唯物辩证法基础上形成,而不是在分裂、极端、片面基础上形成,绝不能将那些错误观点与马列主义混同。

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物一向呼吁高举革命运动团结统一旗帜。在《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以后,列宁补充提出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各民族联合起来!。在领导革命和建设革命政党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都重视团结统一以形成革命组织的力量。列宁将维护共产党内部团结就像保卫自己眼珠一样重要。

越南共产党以马列主义和胡志明思想作为思想校准器和行动的指南针,在领导越南革命过程中一直高举民族团结、国际团结、全民团结、全党团结伟大旗帜。越南革命实践表明,团结就是胜利,分裂必然失败。我党强烈打击极端、片面、唯意志主义、分裂、拉帮结派的思想与行为,将其视为破坏党组织的最严重的罪行之一。2011年《纲领》在总结我党领导越南革命80年历史时已吸取了一个重要教训,即不断巩固和加强团结:团结全党,团结全民,团结民族,团结国际。这是越南革命的宝贵传统和巨大力量。胡志明主席曾嘱咐:“团结,团结,大团结。成功,成功,大成功”。我党还肯定,发挥全民族大团结的综合力量就是越南革命的核心动力和战略路线。有意见认为,当前,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已让和平40年后的越南仍然被分化。

上述是不顾史实的极端意见。在过去,我国因遭美帝国侵略而被分为具有不同的政治社会制度的北南两地。我国军民进行了长达20年的抗美救国事业。到1975430日,胡志明战役取得大胜,越南南方得到完全解放,统一祖国,国家和平,哪有分裂存在?。对于那些服务于西贡伪政权的人,我党和国家的主张是搁置过去,面向未来,将国家与民族的利益放在最高地位,团结全民,共同建设民富、国强、民主、公平、文明的国家;尊重与民族利益不相反的异议;实现民族融合,弘扬民族仁义、宽容等美德。战争已过去40年了,仍有部分固守过去仇恨的人企图破坏民族大团结,部分海外越南人因缺乏越南国情的客观、真实的信息而图谋破坏越南党和国家,诬告越南镇压宗教和少数民族、侵犯民主、人权等权利,因此呼吁各敌对势力破坏越南。那些人的确是分裂主义者和极端主义者。

三、有言论称越南执政党坚持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过久,这模式在马列主义腐朽的思想基础上建立,使越南和平统一后40年的今日依然处于衰退、停滞的状态目前濒临危机的悬崖(!)

这样的观点彻底否定了马列主义,否认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否认我国革新事业
30年进程的辉煌成就。


言论称,越南坚持苏维埃社会主义模式过久,是不属实的言论。因为,从1986年至今,我党已经放弃了这样残缺的模式,其存在官僚、否认市场经济、消除发展动力等缺点。我党以实事求是的精神,直面实际问题,大力开展自我批评,放弃教条的发展模式,对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在2011年纲领中,我党明确指出了越南社会主义的8个特征,8个基本方向以及8项需要牢牢掌握的关系,为我国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方向。

当今,马列主义依然是人类与时俱进的学说,一些资本主义研究学者对其给予高度评价。法国著名哲学家雅克·德里认为马克思不仅是二十世纪伟大的思想家,而且在二十一世纪,他的思想依然保持原先的价值,人类不能没有马克思。BBC广播电台曾进行民意调查,结果表明,在20位伟大的哲学家名单中,马克思被认为是最伟大的。英国Lancaste大学Terry Eagleton教授在《为什么马克思是正确的》著作中,肯定马列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拥有很高的地位,作者批驳了言论称马列主义已经死亡,人类已经把他忘记了。在社会主义国家的越南、中国、古巴、老挝以及世界共产主义的拥护者心中,马列主义永垂不朽。

在正确理解马列主义时,需要区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被历史超越的具体观点。不能混淆马列思想与某个领导人的错误认识或错误行动。要明确区分真正的马列主义和假冒的马列主义。

要充分认识马列主义的革命性质与科学性质,它不是教条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创造性地将马列主义运用于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这才是马列主义的科学精神。列宁曾说过,马列主义在俄国的应用要有别于德、英、法等国的情况,因为真理是具体的,革命是需要创造的。具体的分析是马列主义的本质和灵魂命脉。

在越南,马列主义始终是革命的指路明灯。阮爱国(胡志明主席)找到马列主义也意味着找到了救国之路,救亡图存的真谛。1924年,阅读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第一论纲草案后,阮爱国领袖看到了这是我们需要的,是我们民族解放的道路。阮爱国领袖在《革命之路》著作中写道关于主义的学说较纷杂,学说太多,但真理只属于马列主义。此后,在文章或讲话中,胡志明主席多次重申学习贯彻马列主义的重要性。他老人家将马列主义视为神奇的锦囊越南革命的指南针。他老人家写道:我党将马列主义与国情相结合,创造了许多方面的成绩学习贯彻马列主义是将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有创造性地吸收与运用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要加强对马列主义的认识,以马列主义为基础总结我党的经验教训,正确分析我国具体国情。这样才能正确理解我国革命的发展规律,进而制定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方针与道路

将胡志明思想与马列思想相对立是完全错误的方法,其缺乏历史依据与逻辑思维的科学观。在历史方面,胡志明思想来源于越南民族文化精髓和马列主义的真理。胡志明主席有效运用了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寻找越南革命道路,解决了越南救亡图存的迫切问题。因此,胡志明思想来自于对马列主义的有创造性的吸收与发展,丰富了马列主义的内涵。在逻辑方面,胡志明思想与马列思想相统一,相一致,不是相对立的。因此,不存在所谓胡志明思想与马列思想相对立的问题。胡志明主席有创造性地吸收了马列主义的真理,将其有效地运用于越南革命实践,与越南共产党一起领导越南人民取得革命的辉煌胜利。因此,不能以胡志明思想的名义看低马列思想的地位,甚至否认马列思想。

2011年纲领肯定:我党要牢牢掌握和有创造性地运用、发展马列主义与胡志明思想

关于言论称,越南和平统一后40年的今日依然处于衰退、停滞的状态,目前濒临危机的悬崖(!)。这样的说法显然是井底蛙之见,不顾历史事实和客观的情况。

我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报告指出,革新的30年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已经走出了金融危机,摆脱了欠发达的情况,成为发展中、中等收入的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不断深化,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日益深广。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社会主义定向的经济体制已经定型。政治社会保持稳定,国防安全得以巩固。文化社会领域进一步发展,民生得以改善,国家社会面貌焕然一新。社会主义的民主性得以发挥和拓展。党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政治体系建设等方面得以重视,其力量得以加强。国家综合实力得到巩固,独立、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得以维护。对外关系不断深化与拓展,越南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

这些成就将为国家今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我国将努力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举世瞩目的成就证明了我党革新的主张与道路是正确的,获得广大人民群众和国际友人的肯定。

然而,我国还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要将挑战转化为机遇,坚定不移沿着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前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