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时代中的胡志明思想
2025/05/27, 23:55 (GMT+7)
人民军队:在历史无尽的长河中,如果一种思想或一项事业本身没有生命力,那么任何个人、民族都无法将其“固定”下来。凭借伟大的思想和事业,胡志明为越南民族开创了一个光辉时代——民族独立与社会主义紧密相连的时代。蕴含着不朽的价值,胡志明思想鲜明地展现出引导和指路的作用,使越南民族坚定地迈入新的发展纪元。
为党确立并发出“新发展时代”信息的理论基础
“新时代的发展”从来不是源于个人或政党的主观意志,而始终是源于客观现实的必然要求。自古以来,革新即革命,革命即革新。“新发展时代”本质上是一场革命,而革命必须顺应时机。
生前,胡志明是一位对革命时机极为敏感的人。他总能在恰当的时刻作出历史性决策:1930年成立共产党,1941年建立越盟,1944年组建军队,为1945年八月革命创造条件;1946年发出全国抗法的号召,1966年发出抗美救国的号召。他始终强调:“做革命要懂得依靠时机,并且要通观各地运动的总体形势,才能确保胜利。”
继承胡志明的观点,我党提出“新发展时代”这一信息,是在充分考量国际、国内条件以及越南革命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作出的深思熟虑之举。
在国际形势方面,我党始终坚定认为,时代的本质没有改变,和平、合作与发展仍然是人类的主流趋势。世界正处于新秩序——多极秩序——逐步形成的阶段,世界大国间的战略竞争可能将在2030年迎来分水岭。越南必须加快发展步伐,才能在新世界格局中确立自身的地位。
在国内形势方面,越南地处重要的交通枢纽,人口位居世界第15,正处于“人口红利”时期;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32,是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政治体系高度稳定;与194个国家保持友好外交关系,并且与越南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数量不断增加。
因此,当前正是越南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关键时刻,进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错失机遇、放弃发展良机,就是对历史、对民族的辜负。胡志明关于革命时机的思想指引,帮助党作出精准定位,并勇敢发出国家迈向新时代的强烈号召。
党明确“新发展时代”目标的依据基础
胡志明是将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人民幸福和人类进步的人。他的这一夙愿在《遗嘱》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我最后的愿望是:全党、全民团结奋斗,建设一个和平、统一、独立、民主和富强的越南,并为世界革命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践行胡志明的思想,我党确立了革新事业的目标,并明确越南社会主义的总体特征是:人民富裕、国家强大、社会民主、公正、文明。在国际关系方面,越南承诺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一员,积极致力于建设一个和平、友好与合作的世界。
在当前背景下,“新发展时代”的首要任务,是力争到2045年将越南建设成为一个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让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胡志明始终强调:“以不变应万变。” 社会主义目标是“不变”的,但实现路径必须灵活,应对时局变化。
当前党提出的一系列高度发展目标,诸如数字化转型、绿色发展、智慧政府、服务型行政体系等,实质上正是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越南的战略路径。
激发民族命运转变的信念与决心,肩并肩走向五洲强国之列
胡志明是一位胸怀远大理想、对人民和民族未来充满坚定信念的人。在八月革命之后,革命政权面临饥荒、文盲与外敌侵略的“三大敌人”,但胡志明依然怀有民族“能与五洲强国比肩”的伟大梦想。他深信,越南是一个“拥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但又具备焕发青春的潜力”,必将成为一个文明、进步的民族,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胡志明对越南光明前景的信心,实质上是对英雄人民与真正革命政党的信任。
在确立越南民族“新发展时代”的过程中,我党确立了迈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摆脱贫困已属不易,而迈向繁荣与可持续发展更是难上加难。在此关头,明确目标、战略选择以及执政党的决策意志尤为关键。
曾经,在保卫祖国的战争中,越南以“敢打、决打、必胜”的意志赢得胜利。如今,民族的利益和自尊不容我们停滞不前,更不允许我们安于现状。胡志明的思想与志向,已将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决心注入全党、全军与全民的内心深处。
在新形势下继承并发展胡志明关于发展动力体系的思想,总书记苏林已明确提出七大战略方向,引领国家迈入“新发展时代”:
1. 创新党的领导方式;
2. 在建设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加强党的领导作用;
3. 精简高效的组织机构体系;
4. 推进数字化转型;
5. 反对浪费,倡导节约;
6. 干部队伍建设;
7. 经济发展。
在上述每一个方向上,胡志明的思想都继续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启示与方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