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副总理、国家打击走私、商业欺诈和假冒伪劣商品指导委员会(国家389指导委员会)主任裴青山,各部委、中央机关领导及国家389指导委员会成员出席会议。

范明政在会议伊始发表讲话指出,近期各部委和地方在打击走私、商业欺诈和假冒伪劣商品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为稳定生产经营、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商品监管、保护人民健康和社会治安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leftcenterrightdel
范明政在会议上致辞(图片来源:baochinhphu.vn)

然而,近期仍接连查处多起严重案件,如:河内假冒奶粉案、清化假药案、富寿假食品案、河内假保健品案以及胡志明市的假冒商品案等。假冒伪劣商品在社交网络上泛滥,囤积居奇、操控市场等行为不仅危害人民健康,还影响社会心理与公共秩序,造成国家财政收入流失,对社会生活诸多方面造成负面影响。

范明政总理强调,这一问题十分严重,并直言不讳地指出部分机关与地方存在管理不严,存在放松现象,质疑是否由于责任缺失、职能重叠或工作疏漏所致。他要求对相关机关与个人进行严格审查与问责,明确问题根源和具体责任,同时提出切实可行的任务、措施和分工安排,以有效遏制、打击并根除走私、欺诈和假冒伪劣商品的现象。

据国家389指导委员会通报,2025年,越南政治稳定、经济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各口岸进出口商品、旅客和运输车辆的通关流量持续上升。

在边境地区、口岸和海域,非法运输毒品、烟花爆竹、外国香烟、走私商品、来历不明商品、假冒伪劣商品以及低质商品的违法行为依然突出,涉案商品涵盖汽油、柴油、黄金、酒类、啤酒、砂糖、化妆品、保健品、服装、粮食、食品、冷冻品及家居用品等。 在国内市场方面,假冒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标签违规、销售过期或来历不明商品、无票销售进口商品等违法行为在多数省市仍普遍存在,甚至在社交网络上公开进行。

为严厉打击上述违法行为,全国共查处案件超3.4万起,其中涉及违禁品和走私案件逾8200起,涉及商业欺诈与税务欺诈案件逾2.51万起,涉及假冒商品与侵犯知识产权案件逾1100起,为国家财政补充约4.897万亿越盾,刑事立案近1400起,涉案嫌疑人达2100余人。

尽管取得一定成效,但边境走私与非法运输形势依然复杂多变;假冒伪劣商品及来历不明商品的生产与销售在部分地区依然公开存在,并在电子商务环境中愈加猖獗,持续时间长、规模大,直接危害人民健康。此外,非法买卖发票、逃税以及借助进口政策便利条件进行走私与商业欺诈等问题仍未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来源:越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