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军队记者王仲报道:高平省是越南与中国接壤的六省之一。在距离方面,河江省龙居(Lũng Cú)乡和莱州省辛霍县是距离河内最远的地方。但在许多人的潜意识中,一提到“高平”两个字就觉得很偏僻、遥远。是否原因来自这句歌谣:“你在家好好照顾父母和孩子,让我去赶高平边疆。”这是封建时期戍守兵士在告别家乡前往遥远的边疆执行任务之前嘱咐妻子的话,使得高平变为更遥远的。今天,我们以兴奋愉快的情绪使用“赶庙会”中的“赶”,而在过去,我们先辈用这个词来表达不知何时能归来的漫长旅途。

北坡遗迹群众中的列宁泉(图片来源:人民军队报)

在我的记者和作家生涯中,我有十多次探访高平省。我曾沿着北浒省公路,经过降关、风关、高北关或从谅山直行至长定、东溪的4号公路前往高平。当今,游客从河内去高平只有上述两条路线。只有军队作家在30年前的边界战争中可以走另一条路线以前往高平,是不经过降关、风关,而经过姑利亚关,直行至原平县。当时,无论是怎么走,从河内到高平都需要一整天,从早晨到夜晚才到。第一次踏上高平,我深深感受到遥远和隘口的阻隔。

当有机会在这片土地生活, 我眼中的高平变得完全不同,不仅“百米清水”,而且还山水有情、平易近人,尤其是北坡(Pác Bó)和陈兴道林区这两处国家特殊遗迹区。我们常常把回访北坡之旅称为“寻根”之旅。是的,民族几千年前之根是在富寿省丰州县,而70年来革命之根是在高平省北坡。1941年春天,在国外奔波30年后,胡志明主席回到河广县长河乡北坡山寨,他老人家选择临近列宁泉(胡志明主席起名的)分水岭的北坡洞作为领导革命的根据地。我曾有多次进入北坡洞,看到胡伯伯放在石地板上的木板床,听到钟乳石滴滴答答落着水,心里感伤胡伯伯住在这里的那段岁月。连干燥夏天,洞内也很潮湿,在淫雨霏霏的春天,夜里他老人家怎么睡着!今天,该遗迹区得到修缮,在高丘陵上兴建胡伯伯祠堂,何时都香烟弥漫。游客来到这里都以敬仰和感恩之心向他老人家敬香。清碧的列宁泉水不仅使北坡景色更加如诗如画,而且还是灌溉大面积的稻田和农作物的水源。

板约瀑布——高平省著名的名胜(图片来源:人民军队报)
陈兴道林区是70年前,19441222日,越南解放军宣传队(越南人民军的前身)成立的地方。目前,在我国不少森林被消失,只有与我国军队和武元甲大将紧密相连的两处林区仍保存完好,那是高平省的陈兴道林区和奠边省的芒峰(Mường Phăng)林区,一个是我国军队的诞生地,另一个是铸就“震惊全球的奠边府大捷”的地方,结束法国殖民者在印度支那的干涉。

高平省拥有很多名胜古迹,对我而言,板约瀑布(Bn Gic)是第一名胜。我60年前通过著名摄影家武安宁的照片认识了板约瀑布。瀑布白白的水幕前边,侬族妇女下午干活儿回来,排成一列,肩上挑着扁担,在夕阳下行走。天琴民歌(Hat Then)是越北地区熟悉的曲调,但从来没有看到过像这里一样的场景,穿着靛蓝衣的柔媚姑娘手弹着天琴,尽情唱歌,把瀑布当作帷幕,天琴声犹如哗哗水声一样清澈。也许,重庆县是高平省拥有最多名胜的地方。离板约瀑布不远的是强熬(Ngườm Ngao)洞——秀美的洞穴,可同下龙湾的洞穴媲美。
年轻人在强熬洞里拍照(图片来源:人民军队报)

在饮食方面,来到高平,游客将不可忘记重庆烤鸭、板栗、灿陇酒等特产。当今,河内人迷上了这个美食,特别是在吃鸡火锅时。听说,几百年前,高平人用北艾煮汤,平原人上高平时吃这种汤将不会生病。集市上北艾代替了蔬菜。还有一种除了高平,没有什么地方有的美食,那是炒子蜂蜜或蜂蜜炒酸笋,我边吃,边“呷”着自己童年的记忆。

赶高平!近几年来,道路得到维修或放宽,从河内至高平开车时间缩短一半,只需六七个小时。上午吃河内米粉,中午就吃高平特产了。“赶”这个动词越来越脱离先前戍守兵士使用的含义,并日益相近“赶庙会”这个动词。高平人大方好客,特别是平原客人来访时,他们“请吃水果就请整棵树,请喝酒就请整个罐子”,他们说,既然喝了就不怕醉,喝醉了就有床垫睡觉,上高平就平了,没有坡了,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赶高平就是赶回革命之根,回访我国军队的摇篮,并有机会观赏山清水秀的北部边疆地区的多多少少名胜古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