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胡志明时代,每个纪元都是以对我国发展进程具有革命性或突破性意义的事件为开始。其中,保卫国家独立、自由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纪元(1945-1975)以八月革命的伟大胜利、越南民主共和国的诞生为开始,战后统一国家重建和全国范围内建设社会主义的纪元(1975-1986);革新、改革、开放和融入国际的纪元以越共六大(1986年至今)为开始。
同样,新纪元,越南人民崛起的纪元,将以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越共十四大为开始。在越共十四大中,我党将作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决策,使我国到2030年建党100周年之际称为一个现代工业、中等偏高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到2045年,当我们庆祝越南民主共和国(今是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成为高收入的发达国家。
因此,越南人民崛起纪元的覆盖性目标是成功建设社会主义的越南国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越南向全世界证明了人类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的必然发展趋势。
对于这一目标,阮富仲总书记在生前曾写道:我们需要一个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发展是真正为了人民而不是为了利润去剥削和践踏人的尊严。我们需要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和正义的同时,而不是扩大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平等。我们需要一个富有仁爱、团结、相互支持、面向进步和人文价值的社会,而不是为了少数个人和派别的私利而进行的不公平竞争、“大鱼吃小鱼”。
我们需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以确保当代人和子孙后代拥有健康的生活环境,而不是无限度地开发和占用资源和破坏环境。我们需要一个权力真正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握并服务于人民而不仅仅是为了少数富人的利益的政治制度。这些美好愿望是否就是社会主义的真正价值,也是胡志明主席、我党和人民所选择并坚定不移追求的目标和道路?这是一个具有深刻时代意义的目标,肯定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的共同发展趋势。
越共十四大将确定具有革命性、突破性意义的战略主张。越南人民的新纪元是在党领导下的全面全民革命,创造新动力、新资源,使国家实现突破性发展。在这场全民全面革命中,越南必须同时进行多个革命。
进行体制革命,把党的路线、主张具体化,提高党在新形势下的执政能力。其中,体制化党的路线、主张和政策导向发挥了尤为重要的作用,体现了党的执政能力。
即是:一、建立法律框架,让政治组织、团体的活动依法运行;二、展示党在建立和塑造一切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活动的总体框架的能力;三、让国家管理社会,建立有效的社会管理工具;四、建设廉洁强大国家,防止和消除腐败和浪费;五、限制经济、政治或社会的偏差和不稳定;六、建设来自人民、由民驾驶、为民服务的国家;七、保障社会中的组织和个人正确行使权利和义务。
开展数字化转型革命。苏林总书记指出:我们面临着需要一场强有力的全面改革的革命,以调整生产关系,创造发展新动力。这是一场数字化转型革命,应用科学技术重构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卓越进步。
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数字技术应用于社会经济活动,更是建立一种新的、先进的、现代的生产方式——“数字化生产方式”。理论和实践证明,这一观点既符合越南的发展要求,也符合第四次工业革命在全球范围内的强劲发展。
进行政治体系精简的改革。苏林总书记在越共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的第18-NQ/TW号决议落实总结中央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讲话中强调,改革、重组政治体制机构精简、高效地运作是一项尤为重要的任务;这是一场革命非常困难、敏感、复杂,直接影响到每个组织中的每个人。
因此,这场革命必须以整个政治体系的最高决心和强有力行动来进行;每个党员、干部、公务员、职工要为了共同利益团结一致、勇往直前和舍得牺牲个人利益;要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加强全政治社会系统对新形势下精简机构的主张、要求、任务的宣传。
越南因为有以下基本有利条件而完全有能力成功地进行新纪元的革命:
第一,越南拥有在越南共产党绝对全面领导下的强大政治制度。
第二,越南拥有社会主义定向市场经济,并正在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目前,越南已签署数十个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覆盖世界近60个经济体,占全球GDP的近90%,其中包括15个二十国集团成员国。
第三,越南人民拥有团结、自主、自信、自力、自强、民族自豪感;拥有独特的文化特色,凝结民族精髓价值与人类文化价值;越南人民全面发展、爱国、聪明、能干、创新、融入国际社会,并渴望为国家和人民的繁荣做出贡献。
第四,越南拥有稳定、牢固、日益现代的国防、安全,在任何情况下随时捍卫国家主权。
第五,越南已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截至2024年11月,越南已与193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其中与9个国家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与11个国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与13个国家建立全面伙伴关系。越南是联合国、东盟、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世贸组织等70多个重要国际组织和论坛的积极、负责任的成员。越南共产党与114个国家的254个政党建立了党际关系。凭借其潜力和开放的外交关系,越南将发挥民族实力与时代力量,充满信心地进入民族崛起纪元。(完)
(邓鸾/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