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笔者随同联合国维和官兵来到离本提乌根据地40公里的Nhialdiu参加巡逻活动后,上述疑问已得到解答。

8时15分,巡逻力量聚集在本提乌根据地。加纳的18名军官安排在四辆车上。其任务是保护巡逻队的安全。笔者跟越南和卢旺达两名军事观察员,一名肯尼亚参谋军官以及一名南苏丹翻译员坐在同一辆车。越南军事观察员郑文强少校向指挥中心汇报参加训练活动人数。他报告称:“这是915队,我们开始离开根据地。报告完毕。”

leftcenterrightdel
联合国维和部队在本提乌一条道路上进行巡逻(图片来源:人民军队报)

巡逻队离开根据地大概几百米后就看见蒙古保卫力量装甲车和三名站岗放哨的士兵正在观察周围的一举一动。发现是联合国的车队,这些士兵立即敬军礼。卢旺达军事观察员Felix Zirunguye一边开车,一边介绍说:蒙古和加纳保卫力量占在本提乌根据地联合国维和部队1600多名中的一半,同时也是最善战的两个单位。

向往本提乌中心那条路的周边让笔者开始了解非洲人民生活。笔者从车上观察到:载满人的几辆小型皮卡车开过巡逻队,但车辆也是屈指可数,大部分民众还是步行的。路边一群群人正在快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身穿各种颜色的衣服、脸上满是汗、面部很黑。偶尔也看见几位女人和女儿童头上顶着一罐水或者一堆柴路过。天气炎热,但是他们好像都已经习惯了。

跟笔者坐在一行的是当地青年Roberto,25岁,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了解笔者第一次到南苏丹,Roberto很兴奋地介绍当地一个让任何外来人都非常好奇的风俗,即是要以牛作为娶妻的聘礼。他说,很多南苏丹的男人都取五名、七名甚至近20名妻子。通常说,要取一名妻子,男方至少要给女人方25只牛、甚至100只作为聘礼。Roberto是在一个人权组织工作的。他属于那种不喜欢取多名妻子的类型。他已结婚,有了一个孩子。

笔者以怀疑的态度问道:“你为什么不喜欢取多名妻子?”

“娶几个妻子并不难,但是怎么能养她们才是问题。”Roberto回答道。

他的回答让笔者想起一次与站岗放哨的南苏丹青年的聊天。这位青年跟Roberto有同样的想法,就是一夫一妻的观念,以保障家人的生活。

leftcenterrightdel
赴Nhialdiu进行巡逻的车辆和官兵(图片来源:人民军队报)

因为卢Felix Zirunguye要集中开车,所以跟笔者的聊天经常被打断。不过,有一点要承认的是Felix Zirunguye开车水平特好,都能征服了从本提乌到Nhialdiu各种难开的路。南苏丹的交通道路几乎都是土路,旱季路硬、灰尘满天飞扬,而雨季泥泞难行。这次巡逻,虽然不是雨季,但是之前下过雨,所以也造成很大困难。巡逻队车辆要花大概三个小时才到达Nhialdiu。

巡逻的第一站是南苏丹人民国防军(SSPDF)的一个直属单位。连指挥员Gatchang Kuon大尉(今年大概30岁、个子很高)和几名官兵在军营前迎接巡逻队。Gatchang Kuon大尉按照军事观察员的要求和提问提供相关信息。所有事宜完成后,笔者想和单位官兵合影留念,但他摇了摇头,说这问题要请示上级批准。

离开南苏丹人民国防军单位,巡逻队前往离那儿不远的Nhialdiu地方政府总部。车开走一段,郑文强少校手指着靠近路边的一排屋子说,这是世界粮食计划署的粮食库。以前,Nhialdiu人民以种玉米、蔬菜、养家畜谋生。后来因安全问题加上天气的恶劣,当地民众只能靠联合国粮食补贴过日子。他们现在只养家畜,而是几个家庭一起养,然后轮流安排人守着,避免被偷走。由于几个家庭一起养,所以在南苏丹达到千只左右的一群牛也不是罕见。

来到Nhialdiu地方政府总部后,当地政府代表Dak Manyguek先生通知了当地情况,表示基本稳定,只有一些小规模的犯罪行为,如近期一个男人被偷走23只牛,另一个被抢走15只牛和约1.5万南苏丹镑(约合50美元)等。郑文强少校和另外两位外国军官认真听取这位领导的报告。巡逻活动大概到下午两点多才完成。

在回到本提乌根据地路上,车窗户外面的景象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即是南苏丹人矮小房子,放在路边已生锈的皮卡车,早已停产、野草茂盛的工厂等。这都是经历巨大变故后留下的证迹。

笔者到现在仍对帮助笔者能参加巡逻活动的那些人表示由衷感谢。通过那一活动让笔者更加了解南苏丹国家、维护部队的任务以及和平、温饱的真正价值。(未完待续)

(邓鸾/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