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突袭之后,第四军区324师1团的750多名官兵已及时行军到义安省相阳乡受灾严重区域,与地方党委、政府配合将群众及其财产疏散到安全地点,并开展紧急救援。无论白天黑夜,克服泥泞和湍急洪流,战士们安全救出43名被困在深水区的群众。其中,不少是老年人和儿童。看到胡伯伯部队冲进洪水中,背着群众穿过湍急水流、搀扶到安全地带,许多人都激动不已。

洪水退去后,恢复重建工作十分艰难。第四军区武装力量官兵分成多个工作组,深入到被洪水隔断的村庄,与当地民兵和青年配合清理淤泥、打通道路、消毒防疫、清洁学校和医疗所,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倒塌房屋等。与此同时,义安省及各界爱心人士捐赠的数十吨救援物资,如大米、方便面、饮用水、药品、救生衣、手电筒等,由部队用专用车辆和冲锋舟运送到受困群众手中。

leftcenterrightdel
324师1团官兵帮助义安省相阳乡群众开展洪灾恢复工作(图片来源:人民军队报)

1团政委邓文名上校表示:“洪水退去后,留下了大量淤泥,有的房屋被淤泥淹没1米多。我们单位正在与时间赛跑,尽最大努力帮助群众。目前,淤泥开始变硬,我们要使用大功率抽水泵将河水、溪水抽上来强力冲洗才能将淤泥清理出去。为了加快进度,我们需要更多的大功率水泵、抽泥设备,加上官兵的体力投入。每耽误一小时,就多一分困难。”

相阳乡昔日繁华的和平市场,如今满目疮痍。1团的200多名官兵冒着污泥浊水,奋力排水、清理淤泥、搬运群众的家具和财产。阮文明先生设在和平市场的家电门店被洪水淹没,冰箱、空调、电风扇、电饭煲等浸泡在泥水中。阮文明面容憔悴地说:“洪水来袭的那晚,我只来得及逃命。我们夫妻十几年来辛苦积攒的电器门店全都被水泡了,也许没法继续经营了”。

洪水退去后,数百户居民带着被水浸泡多日的冰箱、洗衣机、电饭煲、电风扇等电器,陆续聚集到相阳乡文化中心,这里变成了一个特别的野战维修厂。在依然潮湿的院子里,十几名男人正忙着拧螺丝、测量电压、接电线。他们是来自相阳电器维修志愿协会的电器维修人员。本着为群众做一点事不要任何报酬的精神,连日来,这支志愿队伍从早到晚连续工作,为群众免费维修数百台被水泡坏的电器设备。

相阳电器维修志愿协会会长陈文俊分享道:“从早上到现在,我们已经将100多台电器设备交接给群众。对于损坏严重、需要更换零件的设备,我们通知人们自行购买配件,而一些轻微损坏的,我们都免费维修” 。

leftcenterrightdel
324师335团官兵帮助义安省昆光乡群众清理洪水残留(图片来源:人民军队报)

7月28日上午,在义安省仁梅乡偏远山区,一场紧急的救援行动成功展开。仁梅边防屯官兵与地方配合穿越暴雨洪涝、丛林激流,成功救出在凶猛洪水中被困近一周的阮氏清女士。阮氏青居住在相阳乡劳门村,靠嫩南河上网箱养鱼为生。当洪水来袭时,她家的鱼笼和财产(几乎都是贷款筹得)全部被洪流冲走。她及时抓住一棵树,艰难地爬上陡峭山坡才保住生命。近7天里,她靠吃森林树叶生存。

接到群众的求救信息后,仁梅边防屯立即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救援。由于道路被洪水冲断,救援力量要沿着山脊摸索前进,涉过湍急溪流,穿过满是垃圾和倒木的溪谷。经过多个小时跨越艰难险阻,工作组终于找到已经筋疲力尽的阮氏青女士,并对她进行急救和心理安抚,随后将她送回仁梅边防屯继续照料和康复。看着阮氏青眼中闪烁的感激泪光,在这片洪水肆虐的山林中,所有人都感受到人情的温暖。

在历史性的暴雨洪涝后,义安省山区多个村寨遭受严重损失。数千户居民的房屋、财产和农作物被洪水冲走,田地被泥石掩埋。在仁梅乡回素2号村,溪本溪暴涨数倍,吞噬了整条交通道路和多栋房屋,其中有梁文早和梁氏造夫妇的一座宽敞房屋。他们默默地在空荡荡的地基上搜寻着残留的物品。梁氏造哽咽地说:“这间房子是我们夫妻多年辛苦积攒、流汗打拼建成的。洪水一来,一切都没了,现在我们什么都没有了” 。

在回素2号村有13栋房屋被完全冲走,道路被破坏,田地布满着卵石、倒木;有46户居民暂时投靠亲戚避难,但山体滑坡、山洪暴发的危机仍然潜伏。不仅仅是回素2号村,仁梅乡的破密、皮恩古村以及美李乡川上、索聚等村也迫切需要搬迁安置。仁梅乡党委书记莫文元同志表示:“当前我们着力帮助群众稳定生活,并建议省级政府尽快为高风险区域安排临时生活区” 。(完)

(金江/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