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的“城池”

医院一方面是抗疫的“城池”,同时也是诊疗的场所,如果医务人员或其家人感染上疫病,那么整个部门甚至整个医院会被封锁,严重影响防疫活动和看治病工作。实际上,有些医院已出现疫情,需要长时间封锁,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leftcenterrightdel
354军医院的医护人员准备给病人打针(图片来源:人民军队报)

108中央军医院副院长、副教授黎友双大校表示: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演变复杂难以预料。最困难的是,80%的病人感染上了冠状病毒而没有出现任何的征兆,同时疫病可以通过空气扩散蔓延难以控制。108中央军医院接待了数千人前来看治病,筛查工作面临巨大的压力。以高度的责任感,108中央军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决心实现双重任务。尤其是一些肝脏移植手术、心脏干涉手术和脑中风等需要及时抢救。

现在,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遏制本地输入性病例和从医院扩散蔓延开来的疫情。从108中央军医院、103军医院、黎有晫国家烧伤医院、354军医院、105军医院、防空空军医学院的实际出发,我们了解到,疫情的防控不容有失,前来看病的人需要进行严格的筛查。在筛查部门,部署了热探测器,消毒液,对病人进行一天24个小时的监控。如果病人需要入院治疗,首先要重新对传染病进行检查,找出临床征兆。对于医务人员,则需要严格遵守卫生部的“5K”防疫原则,按照规定穿上防护服,各部门要“独立作战”,限制大规模接触,交接班工作以在线视频的形式展开。

“目前,各医院大多数的医务工作者按照国家政策对坚守防疫一线的力量进行冠状病毒疫苗接种。这事是否会导致医师的疏忽大意?”面临该疑问,防空空军军种医学院副院长玉平大校表示:“疫苗的接种数量需保证社区的安全,得到接种的医务工作者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大意,严格遵守防疫规定。剩下的5%干部和人员因免疫系统未能和得到保障,则要限制与病人的接触”。

努力、创新有效应对疫情

在这第四波疫情爆发后,根据国防部的指示,各军队医院派遣医师队伍、调动医疗设备赴北宁和北江疫区参加抗疫。该力量的工作强度高,帮助疫区进行冠状病毒检测,同时设立野战医院,随时为病人服务。

leftcenterrightdel
354军医院的医生为病人采样检测(图片来源:人民军队报)

354军医院副院长何维阳上校表示:“医院已派遣52名医师赴北江和北宁疫区参加抗疫。军数、设备一方面较分散,另一方面防疫和看治病任务较繁重,需要对病人进行筛查,最大限度限制病人家属前来探亲”。

为了有效应对疫情,各军队医院将疫情警报提升到第五级(最高级别),设立监控录像系统、体温检测、采样室等。值得一提的是,108中央军医院已将移动的负压室投入使用,降低了传染的危机;103军医院已建设电子病案,将其应用于北江2号传染病野战医院;354军医院将VOV Bacsi24投入使用,吸引80名医师参加。何维阳上校分享:“过去一段时间里,使用VOV Bacsi24进行远程看治病的人数增加30%,医院的所有19个部门都参加了在线看病活动。这是一项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限制病人前来医院看病,有效降低疫情的传染”。

虽然任务繁重,但各军队医院的医师队伍仍然弘扬胡伯伯部队的高贵品德,不断努力创新,致力于完成双重任务:既有效看治病又有效抗疫。(完)

(范辉琼/译)